浅析院前急救工作的隐患与防范

/ 2

浅析院前急救工作的隐患与防范

周卫星唐志红

周卫星唐志红(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201206)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296-02

【关键词】院前急救隐患防范

“120”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急救电话。从事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要认真接听120电话,并反应迅速[1]。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加快,交通事故、意外灾害和各种急性老年性疾病日趋增多,并随着人们手机的普及(呼救方式更加便捷通畅),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医院转诊要求的提高,都对120事业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院前急救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对从事120工作的急救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规范招录、规范培训从事120工作的急救人员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且院前急救不同于院内的抢救。在院前急救现场,工作条件差,缺乏客观资料,对急危重病人进行现场抢救是扭转病情的关键环节。院前急救的不及时、不到位,院内设备再好,医生技术再高,也难以起死回生。本人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的一名随车医生,又兼职是一名院前急救分站的管理者,对目前院前急救工作中的隐患与防范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急救效果,规避医疗风险。

1.隐患

1.1出诊前的隐患

1.1.1接听电话人员未问清接诊地点、病人病情、对方联系方式、未辨别假诊电话,造成救护车空跑或延时到达,影响了病人的急救,遭到病人家属的埋怨或指责。

1.1.2未能保证3个1分钟(电话受理是1分钟、电话放车是1分钟、驾驶员从接到命令到出车是1分钟)[2]。再加之路上塞车,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延长引起家属不满。

1.1.3出诊时抢救用的药品、药械准备不齐全,药品用后未能及时补充,影响抢救,造成病人死亡,引起医疗纠纷。

1.2急救现场的隐患

1.2.1急救现场处理不当。因检查不仔细,造成病人处理不妥或遗漏,导致运送途中病人病情加重或继发损伤。

1.2.2急救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差,在众多家属围观的情况下,静脉多次穿刺不成功,引起家属的不满。

1.2.3急救医生未能准确把握转运时机。在现场急救过于简单,在没有获得基本生命指征时即进行运送,无形之中增加了在救护车上的抢救难度;或者现场急救时间太长,延误了送入医院及时进行手术的时机。

1.3转运途中的隐患

1.3.1转运前未认真向家属交待目前病人的病情、将要进展的不良后果,签字未及时、到位。

1.3.2转运途中对病人未作固定,造成摔落或车辆在行驶中因紧急刹车造成病人前移顶伤头部,造成医疗纠纷。在运送途中车辆行驶颠簸,造成病人病情加重。

1.3.3转运病人未采取合理的体位,如心衰的病人未采取座椅式体位搬运,而错误地采用平卧式体位,增加了病人的回心血量和心脏负担;脊柱骨盆骨折的病人未采取平卧式体位,导致病人身体屈曲,造成骨折错位,再次损伤。

1.3.4途中监护不严格,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及时,导致病情恶化。

1.4医疗文书记录不全的隐患

1.4.1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离开现场时间、送达医院时间的记录不正确,未能按照我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局域网的时间数据认真清楚地填写或漏填。

1.4.2在现场急救时受到外界的干扰,对急救经过、用药记录不详细,一旦病情有变化,文字证据不充分。

1.4.3对医疗文书的法律意识不强,书写字迹潦草,内容简单。

2.防范措施

2.1认真接听电话,问清地址,发病情况,联系方式,以便寻找目标,并根据病情及时提醒急救人员带好针对病情的必要急救物品。配备完备的通讯工具,以便急救途中与呼救者、调度中心保持联系。

2.2出诊前认真检查抢救用的药品、药械。做好交接制度。药品使用后及时补充。

2.3急救医生在现场要把握好转运时机,猝死患者应尽可能在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后转运为妥,不然则增加在急救车上的急救难度。而需要手术的患者,则现场急救后应尽快转送到有手术能力的医院进行处理。

2.4急救人员要采用合适的搬运工具和体位运送患者,并做好固定,如心衰患者应采用座椅式担架从楼上向下搬运。我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已引入座椅式担架试运送。

2.5急救箱中应备有告知单,以便现场记录患者或家属的不同意送院等其他原因,并由责任人签字。我急救中心另外配备了录音笔,以便更好的锁定证据,规避风险。

2.6转运途中要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对可能出现的致命性并发症要有预见性,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呕吐、咯血的患者应想到有窒息的可能,应该让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癫痫大发作的患者有咬伤唇舌的可能,应提前将开口器放入患者口中;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做好心电监护,观察室速、室颤是否发生,还应该准备好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随时备用,并做好除颤的准备。

2.7送达医院后,应积极与接诊的护士、医生详细交接,甚至要积极参与后续的抢救工作,一切为了病人生命,不要因为身份和隶属关系的不同,在将病人送入医院交接后就不闻不问。

2.8建立专职的急救队伍。上海市浦东新区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模式是由急救医生、驾驶员和担架员3人组成。驾驶员和担架员上岗前均接受过急救培训,基本可以协助医生急救。现因急救医生缺口大,所以浦东新区采取了急救中心轮岗医生制度,对稳定急救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9增强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定期培训各种急救知识,强化急救人员的临场心理素质,减轻急救人员的心理压力。

2.10进行医疗法律宣传和讲座,完善医疗文书记录,提高急救人员待遇。为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制度完善、反应敏捷,专业过硬的急救队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向阳.120急救中心(站)标准化运营.管理与急救网络规范化建设实用全书[M].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5;41-61.

[2]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上海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出版.2011.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