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刘同般

我是一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10多年来,我断断续续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专科生讲过几轮“中国现代文学”,其中甘苦,愿意和大家交流。现当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各师范高校上课的情况可能不大一样,但同样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与困扰。我觉得教学改革必须重视这些问题。

问题之一:课时已经大为减少。在20世纪50、60年代,现代文学学科刚组建,时兴所谓“厚今薄古”,这门课的地位很高,课时也很多,普遍都有200课时以上,甚至和古代文学史不相上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情况有所改变,“当代文学”突出起来了,大部分高校“现代”与“当代”分为两门课。现代部分课时减少了,当代部分又单独出来,加起来也还是有200多课时。那时是真正当成“史”来讲的,很注重文学发展过程的梳理,注重思潮和文学社团流派,不但讲大作家,也讲许多不太为人所知的小作家,可以讲得很细。如“湖畔诗社”、“两个口号”论争、解放区的秧歌剧运动这样一类现象,以及庐隐、沙汀、刘白羽这样一些“等级”的作家,都是用一到两个课时来讲述的。

问题之二:学生情况的变化。以前中文系是比较热门的系,一般考上的同学都喜欢文学,中学阶段就已经读过不少作品与专业方面的书,有较好的语文基础,到了大学接触现代文学课(一般都是在一年级就开现代文学课,现在亦如此),就马上接得上去。现在情况变了。受应试教育的约束,中学阶段接触作品不多,甚至语文都还没有完全过关,上现代文学又没有相关学科的学习作基础,学起来的确比较困难。现在的学生视野较开阔,但很实际,为了今后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出现了“考研热”,考这个“级”那个“本”的,精力如此分散,专业意识不像以前那样单一,学中文系课程也不那么专心。面对学生的这些新情况,现当代文学课是比以前难上了。要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到现在学生普遍的知识结构与水平,想办法吸引他们,让他们有兴趣,能在这方面多用心。这似乎是加给课程的“额外”的任务。

问题之三:本科定位的调整。以前大学本科就是培养专门人才,现在不同了,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本科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到研究生阶段才突出专业。这样,在低年级开设的现当代文学,就不能不适应这种变化的需求,适当淡化专业性,多往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上靠。在整个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适应当前中文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这门课的功能是否应当有所变通,这个定位的调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四: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以前现代文学研究所依持的理论很单一,现在则非常丰富,简直是五花八门。这固然可以活跃思维,课程增加了活力,用什么方法、理论进入似乎都可以,但也可能消解作为基础性课程必要的知识稳定性。这种情况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可能更为突出。相对于中文系其他一些基础课,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古代文学、等等,现当代文学显得学术规范不够。这当然跟课程的性质有关,但如何既借鉴和利用新的理论资源,把比较得到学界认可的新的研究成果转化融会到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又遵循必要的学术规范,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针对上述这些情况,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调整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改不可。这些年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兄弟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在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从20世纪50、60年代到80年代,这门课很注重“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思潮、论争讲得很多。那时思想观念的灌输远比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更要受到重视。现在则把后者提升到突出的位置。这样比较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又适合时代的需求。

二、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现在诱惑太多,学生都很忙,读作品的时间越挤越少。而文学课主要依赖阅读,作业往往就是布置读作品,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比较“软”,不像其他课如语言课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刚性的要求,学生读作品的时间就容易被挤占。我们给学生开课之前,都会为学生开一份必读书目,其中大部分是作品,少量是研究论作。这几年开出的书单篇目还不及90年代的一半,但事实上还是难以保证读完。所以我们干脆把阅读量再适当减少,突出重点,但强化要求,把是否读过主要作品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之一(在考试的最末一题往往是以作品谈感受,“强迫”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授课,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的“基础”在哪里?就在文学审美能力和评析能力的培养、还要加上一点文学史的眼光。

三、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衔接组合。现当代文学基础课一般都在一年级开设,这时学生刚踏进大学校门,还没有上过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一类课程(或者是同时开设),所以必须充分考虑一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水平,让他们对课程有兴趣,有获益,又能通过这门课学习逐步转变中学“应试式”学习习惯。本科基础课其实并不容易上好。上专题选修课面对的多是已经有一定学业基础、又愿意选择本课程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放手来讲,也比较自由;而基础课则要更多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知识传授相对的稳定性、规范性,教学难度可能更大。关于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衔接问题。如主要作家作品研究、鲁迅研究、思潮流派研究、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等等,这几个方面都要求开出一些课来。但尽量避免专题课研究性太强、太专,让本科生易于接受。所以如何设计一些主要面对本科生的专题选修课,和基础课有更密切的衔接,又能够在学习方法与学术眼光上给三四年级同学多一些指导,我们做得不够,应当多加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