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健康体检群体服务需求的几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应对健康体检群体服务需求的几点做法

冯辉1董开颜1王英2

冯辉1董开颜1王英2

(1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保健科辽宁沈阳110001)

(2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门诊部辽宁沈阳110001)

【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6-079-02

【摘要】针对健康体检群体的普遍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服务对策:即树立现代的健康理念;创造优越的体检环境;建立畅通的服务流程;配置系统的检查设备;提供全程的人性化服务;做好体检后的健康管理,收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体检群体服务管理做法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健康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体检人群迅速扩大,体检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强体检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体检质量,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体检中心建设,并更新服务理念,创建优越环境,调配技术力量,购置检查设备,优化体检流程,实施人性化服务。通过这些举措,满足了体检群体的心理需求和保健需求,扩大了社会影响,赢得了市场份额。近两年,体检流量和体检收益创我院历史最高水平。

1树立现代的健康理念

新健康观:即不仅是无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赋予人们新的健康需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升华,“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成为更高的境界。后者是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着眼于预防保健、精神卫生、生活品位和生命质量,体现在体检服务中,必须把健康作为社会目标和人的基本权利;把对健康体检的投资作为医院的重要投资;把对体检人群的综合服务纳入医院长远建设和发展规划;把健康教育与医疗、体检、预防、保健和康复融为一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诚信至上、奉献社会、发展自已的服务宗旨。

2创造优越的体检环境

一是院领导支持: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健康体检工作,经常深入体检中心现场办公,谋划发展策略,确立发展目标,解决资金、人才、设备等实际困难,并给予政策倾斜。二是健全组织机构:体检中心采取条块结合、独立经营、独立核算、隶属于门诊部直接领导体制。中心主任、副主任和护士长均选调医德好、业务精、懂经营、擅管理的副高职以上人员担任,提高领导协调能力,增强经营水平。三是落实岗位责任:中心领导经常督促和检查各岗位履行职责情况,并定期考核与讲评,根据工作绩效和服务质量奖优罚劣。四是规范体检行为:制定了和完善了体检工作规范、文明用语规范等制度规范,保证了体检工作秩序与安全。

3建立畅通的服务流程

医院投资200多万元,建造和固定了1600平方米专用的体检场地,采取平面式设计,各检查室布局合理、便捷流畅,既为体检者创造了独立的体检环境,又避免了与病人在一起的交叉感染。根据体检项目和工作程序,设有办公接待区、体格检查区、影像化验区、心电B超区和餐饮服务区,各区秩序井然,检查方便、高效。在服务区流程上,免除挂号手续,设立分诊台,配有专人导医,对单位大批体检按项目编队,由导诊员全程引领分区体检。制作体检中心平面示意图、体检流程图、体检指南和指引标牌,规范醒目,指引体检人员有序快速体检。

4配置系统的检查设备

体检中心依托医院现有的卫生资源,即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摄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做后盾,以配套的常规设备做保障,为体检人群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专业性技术服务。目前,配有双套的X光机、心电图机、B超和彩超机,便于男女宾客分开体检;同时配有脑彩超、骨密度分析仪、乳腺红外线诊断仪等,满足体检者的特殊需要。体检中心网络设施功能配套,并和医院网络接轨,制表、检查、开药、收费、健康评估、医师指导意见等各类信息都由微机传递,方便、快捷、高效,有利于信息资源流通和共享。

5提高全程的人性化服务

针对体检群体的心理需求,在服务模式上,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把一般体格检查、常规设备检查、各项咨询服务放在同一楼层,使检查者少跑路、快检查。在服务空间上,开辟了男女宾客体检通道和贵宾体检通道,分区服务,独立检查,既保护了个人隐私,又提高了体检效率。在服务内容上,制定了适合各类人员的不同“套餐”项目,体检项目多少不等、合理搭配;套餐价位高低各异,自由选择。在服务上,满足全方位的需要,对工作性质特殊的单位,采取上门服务;在服务项目选择上,从体检人员的利益出发,权衡利弊,能避免有损伤性和高感染率的检查项目应尽量避免。

6做好体检后的健康管理

一是建立“体检后续服务支持系统”,聘请检验、摄像、肿瘤、传染、妇科及内、外相关科室专家参加,对体检中发现的疑难重症及重要阳性体征进行会诊,提出诊治、用药保健等指导意见,确保体检质量和效果。二是对单位集体体检人员,综合发病率和重要阳性体征,写出体检总结报告,提出劳动保护意见,上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主动进行健康咨询和防病指导。三是对体检人员的各种检查资料录入微机保存,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电话随访或跟踪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防治情况,提出疾病矫正意见。

参考文献

[1]龙彬,王春秋,刘万芳,马秀珠.现代生活方式与健康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4):308.

[2]邱耀辉.医院健康体检机构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6):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