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童小燕

童小燕

(江苏省南通市瑞慈医院三病区江苏南通226010)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分析我院236例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1.22±4.66)分,对照组评分为(59.35±5.7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数上,观察组8例,对照组67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满意度上,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4.91%,对医师满意度为93.22%,对照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73.72%,对医师满意度为64.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品管圈;胸外科管道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144-03

品管圈也称质量管理小组,指的是由相同、相近或具有互补性的同一工作场所的人群自发组成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头脑风暴、计划制定等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的不足或课题,以达到提高管理效果及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增加顾客满意度的目的[1]。这一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单位整体的素质水平也是一种推动,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医疗改革,特别是对于优质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全国范围内下发了优质护理实施的计划、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一大环境下,改进医院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2]。针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管道较多、设置时间较长、差错率屡降不下的问题,本院利用品管圈这一先进的管理方式对胸外科的管道护理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提高我院管道护理的水平,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

截取2014年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6例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实施医护一体化品管圈的时间节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月接收的11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431根管道,男性73例,女性45例,年龄在18~68岁之间,平均年龄(43.75±3.76)岁。其中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95例,胸腔闭式引流管218例,尿管118例;将2015年1月~9月接收的11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437根管道,男性71例,女性47例,年龄在17~69岁之间,平均年龄(44.15±3.37)岁。其中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201例,胸腔闭式引流管118例,尿管118例.两组患者在插管数目、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包括:①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用胶带交叉固定与鼻翼两侧及面颊部位,胸腔封闭式引管与尿管自然放置;②对疼痛剧烈的患者24h使用镇痛泵,如有必要可注射哌替啶;③常规巡视、交接;④对于躁动、情绪较差的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2.2观察组方法首先,成立医护一体化品管圈,选取我院资深护理人员及主治医师且资源参加的8名医护人员成立品管圈,命名PENGY圈,并选拔圈长中主持圈会,选取记录员记录圈内活动。确定研究课题为“提高胸外科管道护理”。

圈长、圈员对我院以往管道护理方面的资料及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将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医生、家属、患者等纳入考量范围,风别分析这些因素对胸外科管道护理的影响。以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探究管道安全事故及差错的主要因素并着手解决。根据相关分析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执行[3]。进行了加强标识、管道固定、健康教育、巡视计划、交接流程等方面的工作。

1.3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方面的情况。依从性包括健康教育、患者自我监护等12项内容,共100分,80分以上为依从性良好;在满意度方面,包括医师及护理人员满意度两方面,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级别;不良事件统计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非计划拔管、压迫引流管、静脉炎等内容。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1.22±4.66)分,对照组评分为(59.35±5.7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不良事件发生数上,观察组8例,对照组67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1;在医护满意度上,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4.91%,对医师满意度为93.22%,对照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73.72%,对医师满意度为64.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对比

3.讨论

品管圈是一种加强工作中的内部人员进行合作与探究的有效方法,通过品管圈,医师及护理人员会更加容易确定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及问题,并把团队的智慧运用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上。通过对医院护理工作中的现状及问题的解决,逐渐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为医院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指引。本次实行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深入落实了优质护理的理念,通过品管圈的建立,构筑了医师、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平台,对患者的需求更加的了解[4]。同时加强了医师与护理人员的合作,改进了双方的工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健康教育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针对于此,医师与护理人员统一了口径,共同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同时根据人类记忆曲线,制定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效率。同时对院内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将医师、护理人员、医疗器械、患者、家属、探访人员等都纳入到了分析样本之中,分析出标识、管道固定、健康教育等是影响插管护理的关键因素,全面的杜绝了非计划性拔管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5]~[7]。

在护理人员方面,操作流程及操作顺序是造成护理不良的主要因素,所以,本院制定了相关的操作索引及表格,护理人员按图索骥,减少了护理技术差异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整体的护理工作。在主治医师方面,建立了医师与护理人员、患者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医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就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讨论,并反馈给患者做出修改,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水平。在本次研究中,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8例,对照组67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4.91%,对医师满意度为93.22%,对照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73.72%,对医师满意度为64.40%。证明品管圈所制定的护理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琳,徐文达.品管圈活动降低ICU各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的临床效应[J].中国民康医学,2014,22:119-120.

[2]梅现红,谢倩,李娅.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患者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5:44-45.

[3]林如.品管圈在降低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22:154-155.

[4]周蓓.品管圈在降低ICU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09:1537-1540.

[5]许庆珍,宋瑰琦,任玉珍,李从玲,付琦瑞,何静,花文红.应用品管圈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4,01:73-76.

[6]郑红英,黄饶英,江小香.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胸外科中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0:3084-3086.

[7]黄彩云,覃红梅.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0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