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马艺辉

马艺辉

(福建南安市金光中学362308)

生活既是德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德育的途径。德育即生活,生活亦德育。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女孩,静静地盯着一位年轻母亲打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水,十分虔诚地给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泡脚;接着,这位稚嫩的女孩给年轻妈妈端来了一盆热水,甜甜地叫道:“妈妈洗脚!”这则广告让我们明白:道德不是被教导的而是被感染的;优良的品行是从生活实践中领悟、体验并不断内化形成的。

一、树立生活化的德育理念

当前德育出现了“多投入低效能”的困境,使众许多教育工作者力不从心,一筹莫展。究其原因,德育目标定位理想化;德育方法滞后、陈旧,重灌输,轻体验、重防范,轻赏识、注重大道理的说教,轻视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同一模式教育儿童,用同一标准评价儿童;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德育高耗低效。一些学生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道德原本来源于生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实践证明,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预设的德育说教犹如空中楼阁。德育只有以生活为基础,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对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注,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迸发出无限的生机。

二、拓宽课堂空间,提升道德认识。

教师的义务不是告诉学生真理,而是引导学生探求真理。这要求教师以新的姿态进入课堂,打破一讲到底,唯师独尊的传统风格,教师是导演、设计师,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探索以学生思辩为主体的新型品德课,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开展以思辩为主的德育活动,突破了教材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将辨析、讨论、调查、分析融入教育活动,探讨生活问题、现实问题、道德问题、社会问题,将大社会引入小课堂,使小课堂不再单一,封闭。例如“有位学生与家长一起外出购物,行走中遇到红灯,当她劝阻家长不闯红灯时,不但得不到认可,反遭家长责骂……”将生活的真实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出现了“多重人格”、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道德冲突与道德困惑,那么如何使学生能沉着应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道德问题或困惑,始终保持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呢?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当然还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配合。为此建议学校利用网络等媒体平台引导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展开交流与讨论。将“家长闯红灯”、“校门口堵车该怎么办?”、“厕所文化”、“网吧的诱惑”、“小摊贩的苦恼”等道德两难的生活话题,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利用网络平台发表看法、撰写博客,交流讨论,向家长传授方法,让他们自我约束,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判断,真正实现“课堂道德”和“社会现实”的双赢。

三、实现自主管理,体验行为美丑。

行为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校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小社会,如果仅从维持校园秩序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各种纪律要求,施于“管制型”的约束,那么不仅丧失了这个“小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功能,而且还会由于这种被动的管制招来学生的极端反感,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要建立由值周教师指导、值周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管理值周班制度,让学生参予学校值周,协助学校领导检查师生的仪态仪表、卫生、纪律以及文明礼貌、出操等。值周班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当好示范,值周班的同学从校园礼仪、组织纪律、清洁卫生和集体活动等各个方面,为全校同学设立示范岗。学校对值周班的表现情况进行认真评价,期终作为先进班考评的依据。二是监督管理,值周班学生对全校各班的课间纪律、公共秩序、清洁卫生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定点监督和流动巡察,及时发现正面典型、纠正不良行为。三是考核评论,即对各班每周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同时每天对学生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评述,并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橱窗等渠道反馈给全体同学,在全校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让学生融入校园生活之中,自主参与校园管理的全过程,以这一“小社会”中的平等成员的身份,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在管人与被管的互动中明辨是非、认识美丑。学生轮流“上岗”,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每个学生都能在“他律”的过程中实现“自律”,这样的切身体验容易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升华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