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毕娜

毕娜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铁路医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便形成文本材料,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患者,随机选取45例,通过对接受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的治疗及其护理方法的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经验。结果:患者通过手术及护理大部分都已痊愈。并发症:局部疼痛、伤口感染和愈合不良最为常见。结论:对于接受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来说,经过精密的治疗和守护精心的护理,绝大部分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关键词】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153-02

目前认为接受踝关节置换术大多是关节畸形、关节破坏、关节功能丧失、股骨头坏死等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关节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是不可取的,因为药物只能部分缓解疼痛症状除急性感染性疾病,所以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达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和改善关节功能使原来僵硬、活动受限的关节能够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30例。年龄范围是45~65岁,平均年龄是45.6岁。

1.2治疗及结果

1.2.1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取踝关节前方纵形弧切口,自踝上10cm经踝关节中点沿向第1跖骨,显露踝关节的同时注意保护血管神经。胫骨远端安置选定的5mm的SIZER连接的胫骨截骨板,定位于固定于平行胫骨前脊中线上。首先利用合适的截骨导向器行径、距骨截骨。距骨和胫骨准备结束后首先安装距骨假体,然后用专用的打入器打紧。随后打入胫骨假体,注意打入方向应与胫骨长轴垂直,胫骨假体的前缘不要低于胫骨截骨面的前缘。最后放入滑动试膜,检查踝关节的活动和紧张度,确认软组织平衡和选择合适厚度的滑动核假体植入,整个假体安装完毕。

1.2.2结果:针对于踝关节置换术,我院的经验丰富,通过治疗之后,共治愈患者为35例,明显好转的患者为10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的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的缺乏,肯定会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产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从而让患者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饱满的情绪去接受治疗。同时也要和患者的陪伴进行沟通,不要让他们在患者展现出忧虑和不快,以免给患者造成大的思想负担。确保手术的正常和顺利的进行[2]。

2.1.2术前准备术前踝关节正侧位和MRI片,审视踝关节病变的范围。测量两下肢长度,确定患肢长度差异。术前用温水浴踝足和皮肤消毒包扎。

2.1.3一般准备对患者进行血生化、血沉、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的常规化验,确定心肺功能无严重障碍。备血,做好青霉素和普鲁卡因皮试。手术期用药方面,根据医嘱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一次;手术前一天或手术后使用抗凝药物。手术前应该训练患者的体位,怎样深呼吸,怎样有效咳痰和在床上大小便等,以便有助于便面术后伤口不愈合、坠积性肺炎、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2]。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患者手术完毕之后,应在床边安置心电监护仪,且术后24小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意识、面色、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2.2切口观察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石膏固定后石膏上的血迹是否逐渐扩大,给予密切观察,如果出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2.2.3患肢观察观察患者患肢末梢的颜色、皮肤的温度,是否肿胀和血运,若患者患肢麻木,明显肿胀或颜色改变时,应立刻通知医生处理。

2.2.4体位护理手术之后抬高患肢20cm,以便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进一步促进伤口的愈合。

2.2.5引流管的护理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常置引流管。术后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引流,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和堵塞。

2.2.6并发症的护理常见的并发症有五种。第一个是发生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伤口愈合不良问题。这就要求要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一旦污染及时更换,按照医嘱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第二个就是最常见的术后疼痛。可以采取肌肉或皮下注射止痛药、颈静脉给予镇痛药物泵。第三个就是感染问题。术后患者的感染率在百分之三左右,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有发生感染的风险。发生感染后应该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假体周围组织清创,冲洗创口,置管引流,抗生素静脉输液4~6周,然后再口服6周的抗生素。第四个就反应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可以采用类似于失用性骨质疏松的处理方法。最后一个就是假体松动,这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体重超重的患者应选择比较大的假体;假体放置应尽量在胫骨和距骨的后侧,以便有更强的支撑,同事尽量减少截骨量以保留软骨下骨量[4]。

2.3健康宣传指导

2.3.1功能训练术后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训练和练习,最好根据时间的长度及患者的恢复训练制定恢复计划。

2.3.2出院指导告诫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要增加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的食物,适当控制体重。并且安排患者在术后的6个月内进行复查,防止感染的现象发生。

3.小结

由于地区的气候特点,所以本地区的患者比较多,我院的手术也比较成熟,为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而又可靠的案例。大部分的患者通过精密的手术和术后的精心护理,都已痊愈或明显好转。这些为我们以后的工作进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的依据。在手术前后,我们也总结一些问题,如大部分的患者因为对病情的不够了解,都会对手术存有一些恐惧和担心,患者家属也没有起到很正面的引导作用,这就给我们在以后的非技术层面上的工作提供了参考。还有就是并不是术后之后就可以掉以轻心,术后的并发症依然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上述的手术及术后护理措施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定会对以后的踝关节患者有很大的帮助,让患者们顺利通过手术,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赵宏谋,俞光荣,杨云峰.STAR假体踝关节置换的中长期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齐鲁护理杂志,2011,(12).

[2]吴剑,刘艳西,郑勇.人工全踝关节置换假体类型及其评价系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04).

[3]王旭,马昕,张超.踝关节置换术与踝关节融合术的临床应用趋势进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14).

[4]林清,杜斌,魏攀登STAR非限制性活动型全踝假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