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医院感染与医院管理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现阶段医院感染与医院管理思考

罗立诗

罗立诗

(广西省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543002)

【摘要】通过对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的分析,使更多的人重视、了解医院感染,并通过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出现。

【关键词】医院感染原因预防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009-01

医院感染,即为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1],卫生部对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对象不仅包含了患者,还有医务人员、患者家属、探视者、门诊就诊者等人群。

医院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3亿人口入院接受治疗,其中约有1500万人会受到医院感染,约有150万人因医院感染而死亡。据估算,因医院感染,可造成延长住院日4500万,增加医疗费用支出约15亿美元。从总体形势看,对医院感染进行防范是非常有必要的。

1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1.1作为卫生医疗主体的医疗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违纪问题。

(1)个别医疗机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上,未经严格的审查、审批程序,自作主张的从院外人员中聘请所谓的“专家”。

(2)为降低医疗成本,购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器械或卫生材料,并在临床中使用。

1.2医疗机构管理者或医务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漠,对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监督、监管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讲人情,甚至将严肃的法律条文、严格的规章制度用于利益的交换。

1.3医院内部应有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医务人员麻痹大意、疏于防范。

(1)日常监督、检查、比对等没有严格的被遵守。

(2)对常用的需要更换的器械液是否达标缺乏应有的监督,检查环节缺失。

(3)手术器械的清洗及是否达标缺乏应有的检查、监督。

1.4对院外有感染可能的患者没有应有的警惕,门诊医生对传染病人区分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普通病人的方式将其收入院中,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或者在病人手术前未进行详细的检查,在手术过程中检测血液后方知道是传染病患者,导致防护措施难以到位,从而造成了手术相关人员的感染的发生。

1.5医院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设施,对通风、采光、消毒等有特别的要求,但是限于有关人员的知识结构的差异,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筑规划阶段没有考虑相应的需求,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把控不严,造成医疗设施建成后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医院建筑中,不区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供应室从动线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内镜室与清洗室混同等等,是在规划初期便留下的硬伤。

1.6对医护人员没有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或虽然提供了防护设施,但是大家出于图省事,而将应当进行的防护不做或只是进行了简单防护。例如手卫生不达标,医疗废弃物处置缺乏规范等。

1.7医院的主要决策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错误、片面的将控制医院感染理解为只是花钱却不见收获的赔本买卖,忽视了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1.8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导致医院的环境严重污染。

1.9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甚至是滥用,造成了多重耐药性感染。

1.10没有从源头上控制好质量,造成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相关统计表明,我国人群丙肝感染率为0.5%-30%。

1.11利益驱动及社会整体的拜金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下,不少医院受利益驱动,医务人员及有关领导已经抛弃了治病救人的根本宗旨,变成了经济动物。甚至出现个别医疗机构,为获取利益最大化,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给患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2医院管理改进建议

对医院感染进行管理,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有效的方法和实用的技术。从总体上讲,需要做好如下基础工作:

2.1以院为单位,成立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会的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为成员,相关骨干为监督成员,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无缝隙管理机构,对本单位内可能出现医院感染的事件,均在第一时间内予以纠正。

2.2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院成员进行专业的防止感染教育,教育内容应包括防感染的意义、措施、方法、技巧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的环节。通过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感染的意识,提高相关技能。

2.3采取不定期检查为主、定期检查为辅的检查方式,组成相应的检查小组,事前不打招呼、不告知参加检查人员、事后背靠背打分,对各科室的检查情况进行比对。尤其是手术室、化验室、供应室、口腔科、住院病房。

2.4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区域全员负责制,以充分体现防止医院感染人人有责的原则,并对相关科室进行处罚或奖励。

2.5强化对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加深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例如教育患者在医院不能随地吐痰、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要区分、要经常通风换气等,以提高医务人员及患者本人的防范意识。

2.6强化对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的教育,使广大的医务人员怀有敬畏之心,克服贪图省事的思想,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7需要投入时,必须满足医院防止感染的需要,可以通过群众监督、举报等方式防止出现投入不足的现象。

综上所述,对医院感染的治理,需要领导重视,医务人员、患者、社会等全员参与,并加大投入,积极地宣传、教育、普及基本的医学知识,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卫生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M].北京:军医出版社,2008,23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