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 2

语篇衔接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高艳军(安阳工学院外国语系,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在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应用语篇衔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以词语或句子为单位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介绍了语篇衔接理论,提出将语篇衔接理论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篇衔接;阅读教学

引言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辨认词义、分析语法结构、意释难句、就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提问或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重点集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方面,而忽视了语篇分析以及利用语篇的衔接手段和文章所提供的主要线索去进行整体理解,弄清其深层语义,结果使学生缺乏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进阅读教学,拟在分析阅读的本质中心基础上,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研究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促进作用,探究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1衔接概念的定义

在《衔接》中,Halliday&Hasan对衔接作了明确的界定,说:“我们用‘衔接’这个词专门指那些组成语篇的非结构性关系。它们是语义关系,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1]尽管如此,人们对其理论仍然存在一些误解,一些语言学家倾向于把衔接看作一个形式概念,代表代词、连词、词组、句子等体现衔接关系的形式成分。基于这种认识,Brown&Yule说:“人类在解释一个语篇时,不需要语篇形式标记。”[2]衔接不是决定语篇连贯,而是通过具体的语义关系来把句子和语篇的部分组织成为连贯的语篇的组织方式。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在语篇中是可以相互对应的,也就是说,语篇整体是由具体的语义关系,包括语篇内部的语言特征和语境中由其他符号特征体现的、与语篇中的形式特征共同实现语篇整体:衔接是一种语义纽带,可以形成衔接链和衔接网络,而连贯是由这些语义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交织所形成的语篇整体,在与情景语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完整的意义整体所产生的效应。

2衔接实现的手段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在与夫人Hasan合著的《语篇的衔接》(CohesioninEnglish)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衔接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手段,把英语句子的衔接手段分成几大类:语法衔接(grammaticalcohesion)及词汇衔接(lexicalcohesion)。[3]

2.1语法衔接(GrammaticalCohesion)

2.1.1照应(Reference)

照应是一些起信号作用的词项。它们本身不能作语义理解,而只能通过照应别的词项来说明信息。Halliday和Hasan将英语中的照应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这种划分,主要是根据照应中不同词项而分的,而通常情况下,照应词项还可称为外照应和内照应。

2.1.2替代(Substitution)

替代是指用一个词项去代替另一个或几个词项,是指词项之间的一种代替关系。替代分为三类,即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从句性替代。

2.1.3连接(Conjunction)

连接是指句际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起来的。它与前两种手段的区别在于它并不需要到上下文中去觅取信号以获信息。Halliday和Hasan曾把连接词语按表达关系分成四类:增补、转折、原因和时间。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Leech曾指出:“无论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帮助人们理解语篇,标示出一个观点是如何从一方面表达到另一方面的。它们的这种连接作用如同旅途上的路标(signposts),为旅行者指路导航。”[4]

2.2词汇衔接(LexicalCohesion)

词汇衔接是实现衔接的另一种手段,它是通过词义的选择来达到衔接目的的。词义衔接有两种,即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

复现是指一个词项以其自身的形式或以同义词的形式重复出现。词项复现有四种形式:

(1)以同一个词项复现;

(2)以同义词synonym的形式复现;

(3)以上坐标词(superordinate)的形式复现;

(4)以概括词(generalword)的形式复现。

同现是指在某一语篇中某些词项通常会同时出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整个语篇中起了衔接作用。

3语篇衔接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应对不同文章确定不同的重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具体一点说,对于论说文,可以把握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之进行语篇分析;对于评论文,我们可以把握一般和具体相对应的逻辑关系对之进行分析;对于说明文,我们可以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逻辑关系对之进行分析;对于纪实文我们可以把握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中必然存在着的事理逻辑和自然顺序并对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思想,分析层次脉络,发掘深层内涵,总结写作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篇章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这就是说外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目的语孤立的词,而应从篇章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语言运用的环境来理解和掌握。其中不仅要注重语言形式,更要注重其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即教师不仅要讲授教材中的语言难点,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训练,且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培养其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交际能力。

4结论

语篇衔接的研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把握住语篇中的各种衔接机制,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语篇策略,从整体上把握语篇,从逻辑上预测后续部分的语义,从而正确地理解语篇,了解作者的意图。有助于学习者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发展其思维能力。因此,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lliday&Hasan.Cohesionin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Brown,G·andG·Yule,1983·Discourse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ook,G·1989·Discours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3]Halliday&Hasan.Language,ContextandText[M].Victoria:DeakinUniversityPress,1985.

[4]GeoffreyLeech,JanSvartvik,CommunicativeGrammarofEnglish1974:156.

作者简介:高艳军,河南安阳工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