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行为学应用于老年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口腔行为学应用于老年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分析

陆玉敏

陆玉敏(广西河池市中医医院口腔科547000)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修复中产生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96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依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对应的口腔行为学知识干预治疗,对照组施用常规疗法,并将两组患者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比较对照组明显要轻,P<0.05,满意度及复诊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了解患者口腔行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复诊率及焦虑度。

【关键词】口腔行为学老年口腔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63-01

目前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步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形式[1],要求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口腔行为学有助于口腔医生表达个人思想,提升患者信任感,增强医患沟通,减少纠纷。心理活动外在体现就是行为,因此在口腔行为学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通过对我院口腔科临床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修复中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6例患者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3.4±5.1)岁。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金属烤瓷联冠早期固定修复治疗,患者无口腔修复全身禁忌症。一共有82颗松动牙,66颗上颌松动,16颗下颌松动。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且两组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施用常规疗法,观察组依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对应的口腔行为学知识干预治疗,具体做法如下:

1.2.1健康宣教先了解患者详细病情,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语言沟通让患者了解个人病情,并对其分析口腔健康重要性及金属烤瓷联冠早期固定修复治疗基本原理,并对患者解释各种检查治疗重要性、安全性,通过成功病例及形象的专科模型向患者解释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1.2.2心理支持尊重老年患者,热情接待,细致、耐心解决其疑惑,并告知治疗方案和步骤,评估患者负面情绪并积极引导,让患者感受重视、关心、负责任。患者性格、接受能力不同,要引导其心理放松,使之保持乐观心态[3]。医护人员需衣着整洁,态度从容,技巧熟练,让患者信赖。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病患,允许治疗过程中家属陪伴,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治疗结束交代清楚注意事项,稳定患者情绪。

1.2.3非语言沟通检查、治疗过程中通过亲密的接触,让患者感受平和态度及亲切感,说话柔和,拉近与患者之间距离;对敏感患者需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利用眼神、手势、表情等让其感受到重视、体贴和关心。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情况:①焦虑程度:评定依照患者治疗第一反应、开口程度、面部表情及四肢姿势等,均分为自如、不自在、勉强、紧张、焦虑、失控6级,每项4分;依据最终的性状况分为以下等级:无焦虑(4-8分)、轻度焦虑(9-12分)、中度焦虑(13-16分)、重度焦虑(17-20分)、病态性焦虑(21-24分)。②护理质量满意度:依据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定制护理治疗考核标准,调查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百分比形式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度比较两组患者均为出现病态性焦虑及重度焦虑,观察组患者情况比较对照组明显要轻,P<0.05,情况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例(%)

组别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

观察组(48例)16(33.3)*28(58.3)*4(8.3)*

对照组(48例)4(8.3)19(39.6)25(52.1)

*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复诊率比较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复诊率比较例(%)

组别护理满意度复诊率

观察组(48例)48(100)*46(95.8)

对照组(48例)37(77.1)36(75.0)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心理敏感,需要多加注意。通过两组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在生理上是生命过程中生理功能、各项组织器官老化、衰退的阶段[4]。老年患者口腔内余留牙齿多出现磨损、龋坏、楔状和根龋缺损会导致单牙、扭转、松动、倾斜等现象,造成修复设计困难;牙槽粘膜弹性减弱、牙龈退缩、牙周变性、唾液分泌减少、缺牙处牙槽嵴呈刃状等,使得固位困难。

了解患者心理期望。患者就诊与医生接诊是相互期望的,医护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意愿是良好的开端,能获得需求信息及患者的信任。通过非语言式的触摸、拉近距离、和蔼面部表情、友善目光、良好个人形象等,也能满足患者期望。患者有一定口腔保健知识时可能不会主动配合治疗,需先尊重患者意愿,对不正确知识加以纠正,动之以情,争取信任、配合。部分患者不信任年轻医生,需要先了解患者病情,自信回答患者提问,可将做过病例展示给患者,增加患者信任度。

老年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变化,老年患者口腔治疗过程中应了解其期望,积极与患者沟通,获得信任,通过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现象。通过我们的研究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

参考文献

[1]冯其辉,袁宏吉.了解口腔行为学应用于老年口腔修复中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23):66-67

[2]谢卫江,XieWeijiang.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调查[J].河北医学.2010,16(5):580-583

[3]宋金文.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5):8-9

[4]LeaoJC,RibeiroCM,CarvalhoAA,etal.OralcomplicationsofHIVdiseases,Clinics,2009,64(5):459-470.

[5]Lemosas,OliveriaFA,VencioEF.PeriodontaldiseaseandoralhygienebenefitsinHIVseropostiveandAIDSpatients,MedOralPatolOralCirBucal,2010,15(2):41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