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3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探索

罗生芳

摘要:知识经济的定义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全新使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加快创新教育发展的对策探索,推进创新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11-0040-02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它正在以巨大的力量改变人类社会,势不可挡地席卷了整个世界,本文探讨如何推进创新教育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一、知识经济的定义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知识和人才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多地依靠知识的创新,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

(一)科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直接资源,以信息技术、知识、智力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取代了有形资产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管理能力、科技水平等知识资本无可争议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信息技术产业及其服务业成为全球各国投资新宠。

据统计,美国近年GDP的增幅中有1/3是来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产业。据预测,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提高到90%。

(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缩短,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支柱。

现代经济发展证明,知识创新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从研究到开发应用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产品瞬间升级换代使人眼花嘹乱,人们明显感觉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未来社会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纵观近年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国际不再存在经济疆界。二十一世纪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跨国公司为动力、国际自由贸易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发展唇齿相依,生产要素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闭关自守将被世界抛弃,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拥有对知识加工、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大小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竞争实力的强弱。

(五)终身需要学习的时代来临,人们接受再教育、再培训要求越来越高。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加快,产业变更频繁,就业岗位变动不稳定性更加普遍。“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终身学习成为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将普及,终身接受教育成为普遍现象。

二、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必须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一)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知识渊博,又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技挑战和国际竞争,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依靠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创新成为教育的紧急呼声。

(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转变教育模式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根本特点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动力,以高新产业为龙头,以拔尖人才为先锋。它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教学模式。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学习内容骤然增多,知识积累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时代需要以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塑造人格、善于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创新教育新局面,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课题。

(三)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频繁,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

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信息资源共享使世界交流更加密切。这是知识无国界性、无限供应性和非独占性特点所决定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就是公民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和增添新知识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瑞士、芬兰、新加坡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国土小,资源短缺,但拥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公民极富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和实力。创新能力是地球村的通行证,培养创新人才呼唤着创新教育。

(四)人们的就业岗位变更加快,低技能人员就业将更加困难。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不再是传统的“劳动生产率”,而是“知识生产率”。科技开发应用周期大大缩短,产业的优存劣汰更加频繁,就业岗位“从一而终”的时代一去不返,一生中多次择业成为必然。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中,非技术岗位不断减少,低文化层次失业者不断增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简单的体力劳动需求减少。以后若干年里,新的更复杂的软件开发应用将会使人类文明接近没有工人的世界。培养就业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品质,增强变革的适应能力成为时代要求。

三、加快创新教育发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对策探索

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及由此而带来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强大压力与挑战,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加快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大力培养创新人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大力培养一支富有创新精神适应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各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是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主体。人要真正成为人力资本,必须进行智力投资,进行系列的培训与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提高综合能力。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放到突出位置抓好,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改革师范教育,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完善师资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师资优化机制,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培养造就一支稳定的适应创新教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二)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摆在教育首位。

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兴起和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知识创新及其应用能力决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规模,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知识创新依赖的是人,是人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造就一大批能够创新知识、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尖端人才奠定素质基础。创新是教育的重点,应贯穿一个人的终身教育。

(三)重视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努力造就一专多能、博学善变的复合型人才。

当今世界知识创新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未必都能用得上,“专业对口”就业已不再普遍。创新地运用专业知识,触类旁通适应多方面需要是社会对人才的起码要求。人才培养要强调全面发展,文理并重,博识广览。要建立起包括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课程新体系,以启发式教育和开放性学习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了解新动态,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善于发展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开发个性潜能,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品质和风格,成长为某一方面的“专才”。培养一专多能博学善变的复合型“通才”是创新教育的最高目标。

(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让终身学习成为习惯。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飞速激增。学生时代短暂,一个人能力再强、精力再足也不可能学尽一切知识,通晓一切学问。教育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某种技能,学会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学习的内容、方式与速度。往往一张软盘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教科书,打开互联网,广阔无际的知识领域任人驰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信息处理技术的普遍应用,国际网络化的形成,使知识的学习、储存、创新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教育手段现代化成为可能。必须加强网络应用,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让人们能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和辅导,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让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已成为常态和习惯。

(六)创新教学评估体系,为创新教育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

实施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要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和机制,改变以考分和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观念和做法,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评价的手段应该是科学的、现代化的;评价的内容是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的形式是全方位的、多样化的;评价的结果是主动的、积极的,既反映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让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将会引导教师创新地教,学生创新地学。

(七)面向市场需求,为“三元经济”并存的多元化社会培养各种人才。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将处于“三元经济”并存发展的阶段: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发展。教育不仅仅要瞄准知识经济需要培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还要为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知识化和振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第一线劳动者,全面为“三元经济”服务。

四、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是认为创新就是小发明、小制作。诚然小发明、小制作能锻炼创新能力,但它们不是创新教育的全部。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三方面素质,创新人格是基础,在教育中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二是认为创新要压倒一切。认为基础教育也完全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调子弹得过高,有些学校甚至开设了创新课程,简单地认为学了创新课程就能创新。

三是忽视基础教育领域里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认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热情拥抱,因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而且直接承担知识创新任务;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亲切握手,因为职业教育着重点在于知识应用,马上就可以革新;知识经济与基础教育远远招手,基础教育与创新教育关系不大。

作者简介:罗生芳(1972—),男,广西都安县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广西南宁,530003)。

[参考文献]

[1]赵燕.浅谈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学理论,2011,(09)

[2]闵维方等.《探索教育变革: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