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赵长明冯桂妍霍建鹏

赵长明1冯桂妍1霍建鹏2(1内蒙古通辽市医院028000;2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医院101100)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069-02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48例,术中按10μg/kg3~5min静脉推注后,改为0.1~0.15μg/(kg·min)静脉输入,持续24~72h。结果48例患者中除3例出现牙龈出血,1例发生鼻衄,1例拔出鞘管后,腹股沟处出现严重血肿,经及时处理均好转外,其余43例均效果良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效果良好,但存在出血风险,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调整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剂量,预防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护理

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恢复心肌有效再灌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急诊PCI时,虽经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强化抗凝、抗栓治疗,但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却可达2.9%,冠脉内大量血栓形成、微小的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常会产生“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从而影响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1]。急诊PCI术后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是AMI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可高达20%~25%。为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在PCI术前、术中和术后合理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非常重要[2]。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作为一种新型高特异性非肽类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AMI并行急诊PCI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38~79岁,平均(56.12±7.81)岁。术前均常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灵300mg和氯吡格雷(玻立维)300mg。

1.2给药方法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剂量100mL/瓶。上述患者在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按10μg/kg,3min内静脉推注后,改为0.15μg/(kg·min)持续静脉输液,行支架置入术者需持续静脉输入24~48h。

2结果

本组行支架置入术者共48例,有3例出现牙龈出血,1例发生鼻衄,经发现及时对症处理,并相应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1例拔出动脉鞘管,常规徒手按压15min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以盐袋压迫,5min后患者自诉下肢胀痛,可见穿刺处敷料鲜血浸透,局部出现10cm×10cm大血肿,重新压迫止血,停止欣维宁输液输入及低分子肝素注射,余抗凝药物治疗不变,经严密观察护理,未再发生新鲜出血。2周后血肿消退,1个月后瘀斑消失,顺利出院。其余43例患者均效果良好。

3护理要点

3.1预防出血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效果良好,但存在出血风险,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本组48例患者在应用本品过程中,共有5例出现出血倾向。因此,在应用该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出血倾向,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本组5例经及时处理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另外,为避免输液时反复穿刺导致出血,应给患者留置套管针,同时采血后延长按压时间,减少皮下出血及瘀斑发生。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用软毛牙刷刷牙,减少使用刀、针、牙签等锐利物品,避免出现意外创伤性出血。同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眼部、口腔、鼻腔黏膜出血、穿刺部位出血及咯血、血尿和黑便等;观察面色、四肢末梢循环、血压、出入液量情况,有无大出血迹象;尤其注意观察有无严重头痛及神志变化,警惕颅内出血。

3.2一般护理盐酸替罗非班可强效抑制血小板功能,需根据患者体重计算静脉推注剂量和滴速,故在静脉输液时建议使用输液泵,保证药物均匀、有效输入。同时做好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严格遵循药物配伍禁忌原则,加强巡视,防止输液外渗。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生,如寒战、轻度发热等,确保用药安全。

4讨论

AMI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使缺血的心肌得到再灌注,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改善预后。急诊PCI能迅速开通闭塞血管,作为一线治疗策略已被广泛接受。由于AMI时易损斑块的破裂可激活血小板,产生血栓,在PCI术中易碎裂、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并且PCI术中由于球囊、支架以及其他器械的使用导致冠脉斑破裂,使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导致血栓形成。另外粥样斑块中的脂质碎片、基质成分、炎症细胞、内皮细胞等黏附聚集而损伤微血管,造成心肌微循环障碍,心肌再灌注不良,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使得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血小板激活、粘附和聚集是粥样斑块破裂面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性起始步骤,盐酸盐酸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可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的结合,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3],还可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延长健康人与冠心病患者的出血时间(BT),强效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的时间与药物的血浆浓度相平行,停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后,血小板功能迅速恢复到基线水平。在介入手术后拔出鞘管时,应注意正确止血并密切观察局部,每15~30分钟观察1次,严防出血。在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等其他抗凝药物联合应用时,每天要监测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及APTT,预防潜在致命性出血的发生。护理人员更应熟悉药物作用机制,掌握给药原则,正确足量给药,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本组48例AMI行急诊PCI治疗,在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抗栓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并没有增加,这与国内研究结果相同[4,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LimbrunoU,MicheliA,DeCarloM,eta.lMechanicalpreventionofdistalembolizationduringprimaryangio-plasty:safety,feasibility,andimpactonmyocardialreperfusion[J].Circulation,2003,108(2):171-176.

[2]邱雪梅,辛彩凤,荆丽敏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J].武警医学,2008,19(6):569-570.

[3]王静,颜琼,王霞等.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36-1037.

[4]唐强,郭来敬,张树和等.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安全性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7,26(1):21-29.

[5]李志娟,张薇,董平栓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4):4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