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生态安全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强化生态安全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吴孟宇

吴孟宇福建省永泰县教师进修学校3507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生态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将危及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强化生态安全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铸和谐社会,共建美丽中国。

关键词:生态安全地理素养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是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强化青少年学生生态安全教育,唤起民众对中国环境和资源现状的深切忧虑并提高应对能力势在必行。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不受或少受因生态失衡而导致的破坏或威胁的状态,是国防、政治、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牛津大学诺曼·梅尔斯教授在《环境与安全》一文中指出:“生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

生态安全与传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安全问题比,有自身的特征。一是全球性,从区域扩展到全球,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二是滞后性,由人类活动引发的不良的环境后果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表现出来;三是不可逆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是直线上升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环境支撑能力都有一定限度,一旦超过其自身修复的“阈值”,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四是长期性,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一旦形成,要解决它就要在时间和经济上付出很高代价。

二、中学地理课程中强化生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党的十七大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定义为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新要求。因此,强化生态安全教育是基于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和公民素养提高、和谐社会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需要。

1.应对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需要。在过去30多年中,随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分工,成长为新兴的“世界工厂”,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生态负担也日益严重,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1)国土资源安全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2%,且还在扩大,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多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这1厘米土壤需要120-400年的时间。表土的流失造成水库泥沙淤积,洪灾频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化肥用量增多,土壤肥力愈来愈瘦,形成恶性循环。我国还是世界土地“三化”(沙化、退化、盐渍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非农业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每年被占用的耕地在20-30万公顷之间。全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平均耕地不足0.5亩,这将威胁到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2)水资源安全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2/3城市供水和大量的农业灌溉依靠地下水,但地下水超采严重。同时,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退化现象严重。

(3)生物安全问题。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类食物的90%来自20多种动植物,衣物也多来自生物。目前,全球约11%的鸟类、25%的哺乳动物、34%的鱼类正濒临灭绝。如果生物继续大量消亡,人类的生存也将发生危机。

(4)生命健康安全问题。人类的生命是环境的产物,当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时,人类的健康也将受到影响。从整体上看,地球生态环境正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变化:大气污染物成分复杂,水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饲料中滥用激素、抗生素,转基因食品可能潜伏危险……特别是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问题凸显,雾霾天气范围扩大、影响加深。目前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培养公民地理素养的需要。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国家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是公民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要在地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去增强。

3.构建和谐社会、建成美丽中国呼唤生态安全。美丽中国需要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生活殷实,需要人民安居乐业,更要以社会的和谐为前提。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注生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1)生态安全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间关系的和谐,其保证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其基础是有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

(2)生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极大,生态是否安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态是生态资源量丰质优的外在反映,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前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生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生态安全为和谐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生态安全关系人类的生存、健康与发展,是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稳定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三、中学地理课程中实施生态安全教育的“着力点”

1.让学生明白:中华文明闪耀着生态智慧之光。千年中华文明以儒、道、佛为中心,是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孕育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体现对和谐的理想社会之追求;道家通过敬畏万物以完善自我,强调人类务必顺应自然;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权,要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源远流长,例如,我国古代有保护生态的相关律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村不登斧斤”、“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等便是生态智慧在中华文明中的体现。它影响深远,1988年有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探讨人类发展,会上达成的共识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让学生知道:生态社会主义是我们的选择。生态社会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是目前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之一。其主要观点包括: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当前生态危机突出表现为生产上无限追求利润、生态殖民主义愈演愈烈等问题;当今的生态危机已经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靠不断满足公众消费的新需求来实现自我维持,生态危机成为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社会公平状况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未来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生态和谐、社会公正相统一的新型社会,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等。要将这些理念融入课标、教材和教学实践。

3.让学生了解:确保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当前采取的重大举措,有的在现行教材已经涉及,有的需要教师补充,有的学生已在亲历,有的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主要举措包括: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有效的生态安全补偿机制,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加强生态安全的法制建设,确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开展国际合作等。

4.让学生明确: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基于当前条件,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得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不能靠朝夕之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解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绝非朝夕之功,既需要理念的跟进,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倾力治理黄土高原但收效甚微,便是一例;放眼国外,美国洛杉矶上世纪40年代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后,为让空气干净起来,“烟雾之战”持续了几十年,时至今日难言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