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经》诊法理论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试论《内经》诊法理论要点

曾朝珠周文明

曾朝珠周文明(万源市中医院四川万源636350)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400-02

【摘要】《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的渊源,有关诊法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笔者在学习《内经》中对《内经》诊法理论体会有:先别阴阳﹑重在望神﹑五脏为守﹑胃气为本﹑四诊合参。

【关键词】黄帝内经诊法要点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有关诊法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既有专篇论述,又散见于许多有关篇章之中。《内经》诊法理论是通过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它的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现将《内经》诊法理论要点体会论述如下。

一﹑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古人认为,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人体也不例外。以人体的组织结构而言,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以人体生理活动而言,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人体阴阳保持相对平衡,身体就健康.这种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疾病虽然千变万化,尽管在临床上所呈现的病理现象是那样的错综复杂,只要正确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加以分析综合,就能够认识到疾病的本质,辨别出疾病的阴阳属性,总的来说可以用“阴证”或“阳证”加以概括。因此,无论望色﹑听声﹑按脉,首先分清属阴属阳。分清了阴阳,就抓住了疾病的本质,治疗也就有了方向.不明阴阳,动手便错。正如《素问·征四失论》所说:“诊不知阴阳逆丛之理,此治之一失也。”

二﹑重在望神:《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含义甚广,凡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可谓之神。诊断疾病,重在从病人精神﹑意识﹑动作﹑言语﹑呼吸﹑二便,特别是目光﹑色泽﹑脉搏等方面的表现。正如《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又如《灵枢·五阅五使》:“肺病者,喘息鼻胀;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又如《灵枢·五色》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了解其神气的盛衰存亡.神又以精气为物质基础,若病人目光有神,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脉搏有力,此为有神,说明精气未衰,预后多良好。若患者目光晦暗,声音低微,神昏,大肉已脱,呼吸气微,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此为失神,说明精气衰竭,预后不佳.如《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这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肤而推断病情的例证。又如《素问·刺志论》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三﹑五脏为守:《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五脏属阴,主藏精而内守,五脏精气充实内守,则人体神志﹑形态﹑言语﹑二便正常。同时,五脏是人体强壮的基础.从五脏所居部位形态的变化,可以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判断疾病的预后。如同篇所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定,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四﹑胃气为本:《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由此可知平脉、病脉、真脏脉的区别,就在于胃气的多少有无。《素问·平人气象论》亦云:“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脾为后天之本,水谷入胃,经脾的运化转输,充养全身,人体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正常。若胃气虚衰,脏腑失养,疾病蜂起.以色脉的表现最为突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黄为土色,面带黄色,说明胃气尚存﹑预后较好,反之,面无黄色,说明胃气衰亡,预后不良.脉象亦是如此。《素问·平人气象论》又说:“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真脏脉是指脉来但弦﹑钩﹑毛﹑石,而毫无冲和之象.后世“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实源于此。

五﹑四诊合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素问·脉要精微论》又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五脏生成篇》又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不难看出,《内经》非常重视四诊合参。运用望﹑闻﹑问﹑切收集病情资料。《内经》主张先问后切,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内经》还强调色与脉﹑脉与症﹑色脉与四时,相应则生,相逆则死。如色青脉弦﹑形盛脉大﹑春得脉弦为相应;如色青脉毛﹑形盛脉细﹑春得毛脉为相逆。故有“色脉形肉不得相失”(《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素问·玉机真脏论》)之诫。

总而言之,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要从病人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上,首先分清阴阳﹑神的有无﹑胃气的存亡﹑五脏的盛衰﹑四诊相应与否,以大体了解病情的轻重,预后的好坏,这是《内经》诊法的特点。至于文中“生”与“死”的说法,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要具体分析对待,没有必要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