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浅谈美术教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的创新

潘秀妹

潘秀妹(江都市第一中学江苏扬州225000)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摘要:美术教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关键词:学生审美思维创新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艺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觉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

美术绘画课的教学除了学线条、形体、空间、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语言,之外,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和创作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例如静物写生课,不管是一组闪耀着光泽的玻璃器皿,还是刚买回来的新鲜的蔬菜,那生意盎然的色彩,情趣横生的形态,都能给学生以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绘画出具有观赏的艺术性与动人的情感性融于一体的作品。

一、联系生活,走进审美空间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美感。大到周围的建筑物,小到我们穿的衣服、戴的手饰。如:苗族同胞头上戴的头饰,穿的节日盛装等等。在他们的眼中,这就是美,就是生活的质朴。为此在讲解课文中的欣赏画时,可适当安排学生观看类似的教学录象,讲解类似的话题,让学生明白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值得留传!也可以安排学生到农家收集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参观少数民族的节日表演。也可以让学生收集图片、照片、生活品等展示给学生们看,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在活跃的气氛中了解了审美的价值,掌握了审美的意识,知道了什么是美。

二、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几个途径

(一)发挥美术欣赏课的作用

当学生误解美,甚至扭曲美的时候,我们的任务首先应该是在他的面前多放点美的东西,并教会他们如何去认识、欣赏美。这也是形成美的前提条件。高中开设的美术欣赏课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何去领会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呢?这正是我们教师努力去追求的任务,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感受、体验、分析、思考、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兴趣,陶冶高尚情操,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发挥出社会功能。

作品《采薇图》,传为宋李唐所作。整幅作品用笔精炼有变化,线条挺拔而有节奏,墨法润泽而有韵味,具有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美感。画面的位置经营也非常独到,采用两种手法使人物突出:一是采用淡墨晕染衬出白色的布衣,暗喻人物性格的高尚;二是用特写的手法,使人物显得高大。欣赏到这一层次,已经使人感到愉悦,但显然还不够,其实,《采薇图》更是叙述了贵族伯夷和叔齐在殷灭之后耻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理解画中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图中远景辽阔的平原、舒缓的河流与近景高险的山崖形成鲜明的对比,衣纹的简劲与树木的繁茂形成对比,伯夷的宁静和叔齐的激动形成对比,这一些都有助于刻画他们亡国的痛苦和内心的矛盾。最后,提出一个疑问:宋人李唐描绘殷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呢?李唐所处的正是外强入侵的宋代,画家就是借用这个题材来表明自己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立场,颂扬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重视精神世界的表现,是中国画很早就具有的特点。如此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在艺术欣赏课中把学生带入美好而高尚的艺术境界和精神世界,若能恰倒好处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达到画龙点睛的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古今中外,类似的优秀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在美术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这类资源,通过对艺术品的高层次欣赏,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都得到提高。这就是素质教育课程中美术欣赏课应该起到的作用。

(二)注重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

(三)在春秋游的观赏中提高审美的眼光

一个有序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有美好的事物点缀、支撑。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丽。

三、丰富学生想象力,营造学生绘画艺术创新氛围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往往在处理教学问题时,受到"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局限,常常将学生当作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提前制作,理顺制作方法、步骤,课堂上示范操作要做到规范、准确、熟练。并且认为"示范讲解"是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就像保姆似的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喂"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创造",缺乏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匮乏,很难创新思维。因此,需要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使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美术课在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创造性。一堂美术课上可以呈现多种学习成果,面对广泛的文化情境,我们不能再将目光锁定在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了,而应将重点放到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上,使学生有一个创新的空间。

四、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一)教师可以从教材本身出发,引进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充实制作课堂

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教师应转变观念,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探明学生现在的智力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等等,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二)、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精心从教

教师要敬岗爱岗,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的特点,用好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中内容过于浅显和繁杂的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课堂当中的示范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凡是学生在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对优秀作业,独创性作业予以及时肯定。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注重自身的发展

“生活是美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再创造,让学生在尝试中去表达去参与,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材的价值,能有效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不能为了教教材而"教",而应把教材作为一种"教"的手段,而不是"教"的全部内容。运用教材的过程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情感愉悦、态度主动,促其获得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给以更新的理念、全新的观点,以一个创新的姿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够适应美术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现代教育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课不只是单纯“绘画”,也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创作家,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而且能够撑握运用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成功(教育).2008年09期;

[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