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弓长岭区5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1

辽阳市弓长岭区5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高丹

高丹(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1008)

【摘要】目的了解近5年(2008~2012年)来辽阳市弓长岭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弓长岭区2008~2012年法定报告重点传染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在5年中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375例,总发病率为1446.91/10万。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结论今后弓长岭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应在完善对各种常见传染病监测的同时,更要做好对肺结核、梅毒、肝炎等重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应急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177-01

随着人群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弓长岭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现率有所提高,而发病率趋于平稳,因此,加强法定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必须掌握其流行趋势。弓长岭区地处辽宁省辽阳市东部,毗邻本溪,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我们对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了总体分析,描述三间分布特征。现将2008~2012年弓长岭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疫情资料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弓长岭区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

1.2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

1.3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4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发病情况弓长岭区2008~2012年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375例,总发病率为1446.91/10万,发病率波动在254.89~376.66/10万之间。2008年最高,发病率为376.66/10万,2011年最低,发病率为254.89/10万。

2.2.1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腮腺炎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03.25/10万、16.10/10万。肺结核的发病率每年居于首位,最高时为142.94/10万(2008年),后稳步下降,从2008年至今仍居主要法定传染病发病首位。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构成的35.64%。肺结核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35~65岁为主,职业以工人、农民、其它为多,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肺结核病高发的原因如下:1、我区属于矿区,矿工们生产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不是很完善,长时间作业吸入大量粉尘而使某些矿工患了矽肺,引发结核。2、由于营养不良或其它疾病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均导致了肺结核的上升。肺结核的防治工作应从早发现、早治疗、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2.2.2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9.36/10万、3.99/10万。手足口病是近几年来的高发传染病,发病率最高时达90.50/10万(2008年),占总发病构成的13.6%,发病年龄为2~6岁为主,大部分是托幼儿童,男女比例不明显。当前开展的手足口病主动筛查工作,使疾病的发现能力明显增强。这些综合因素是导致近几年疫情相对较高的原因。

2.2.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4.79/10万、1.67/10万、22.58/10万、15.47/10万。梅毒是近几年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梅毒主要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导致的,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梅毒患者是传染源,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病。自身免疫力低下,主要是接触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梅毒病菌可经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经过潜伏数日,病菌繁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病。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艾滋病、乙肝、丙肝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有: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输血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3结论

针对以上主要法定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分析,进一步做好疾病控制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法定传染病的监控力度:肺结核在弓长岭区的发病水平最高,是弓长岭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当前肺结核的控制措施是积极实行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疗法。加大卫生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普及卫生知识。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做好乙肝、麻疹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个体体质。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等社会丑陋现象,建立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气。推广避孕套的使用率,在源头上控制性接触传播疾病的发生。根据季节特点做好各类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因此,我们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紧密联系各级卫生部门,做好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法定传染病监测与防治,同时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