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现代中国节日的演变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浅谈近现代中国节日的演变趋势

韩新宇

韩新宇(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济宁273100)

节日及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是民族文化精华的集中

体现,对于中国而言,往往以各种庆典来彰显某些文化记忆。

一、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这一阶段是中国传统节日开始转变的起步时期,传统的中国节日未遭大规模侵袭。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各式文化如激流涌入中国。有强制的文化灌输,诸如英法等国以不平等条约形式规定强制在我国建立教堂、开设西式医院、学校等;也有文化的软登陆,诸如国人本身对国外文化的认可,“西学东渐”就可算得上没有硝烟的文化输入。无论带有武力与否,这些西式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中国的文化市场,统统可以称得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推销。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同时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消费等也一并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甚至改变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向近代化演变。尽管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还基本上延续自古传承下来的节日习俗,由于受到西方风俗习惯的影响,传统中国的节日习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特征上的转变。

1.节日的文化气氛开始改变

由传统的纯宗教伦理式、节日专制式向实用式(现实式)、民间式转变。国外的节日很大的特点就是娱乐性丰富、普通群众的参与意识很强。诸如国人熟知的圣诞节、万圣节等,基本上都包含有普通民众的集体狂欢,很少夹杂如中国一般的宗教伦理色彩。随着中西方双面交流的不断兴起,中国传统节日自然而然受到影响,而且这些影响足以使中国文化市场上开始出现新的元素。传统意义上的元宵佳节,多侧重于官方的庆祝,像达官贵族们的张灯结彩,普通民众的趋势热闹。而自受西方影响之后,传统的元宵节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大肆的热闹庆祝,民间的庆祝仪式以压倒性的盛于官方的张灯结彩,人们娱乐于节日之中,商人成为节日的主角。这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商贸经济的发展导致商人地位的提高密不可分。

2.一系列新节日的出现

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节日不外乎元日、上元、花朝(二月二日)、寒食、清明、四月八日(佛诞)、端午、中元(盂兰盆节)、中秋、除夕等。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最显著的便是洪秀全设立了一些新节日,诸如太兄升天节(正月十三)、报爷节(二月初二)、登极节(二月二十二)等。细心观察,洪天王设立的这些节日无不带有宗教色彩,而这种宗教色彩显然更倾向于西方的宗教,这与“太平天国的文化与宗教是合一的,其文化政策的核心就是推行上帝教”不无关系。这些新的节日是西方宗教节日的中国化或者是西方宗教中国化的节日。像登极节,其实就是西方的复活节。然而,据实而论,这些节日在民间的普及程度甚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一时期中国传统节日的转变之局限,尚未出现彻底颠覆传统之势。

二、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

这一阶段是近代节日演化的多样化阶段,传统的中国节日开始遭受反传统因素的重度侵袭,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制,而另一方面西方节日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节日面临转型。辛亥革命从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并且结束了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建立了共和体制,并且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大解放。正是思想上对人们的影响,才产生了文化领域上对节日演变的影响。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颁布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民国政府实行开明于往的对外交流政策,在此前的基础上,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更甚,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历在辛亥革命之后也逐渐在我国普及开来,并作为官方的历法占据了统治地位,逐渐成为了取代农历的历法。受辛亥革命的综合影响,表现在节日礼俗方面,出现了如下新特征:

1.庆节方式的改变

传统上,人们在过节期间往往会亲自登门拜访亲友宾客,行传统礼仪,而在辛亥革命之后,为了避免传统的礼仪麻烦,一些人开始从便庆节。例如,人们在春节期间,开始递送卡片或者信物式的东西以表达贺岁之意,而不是以往的登门作揖,行叩拜、礼让之礼。以往人们过节餐桌上绝不会有洋酒,而随着中外贸易交流的加深,节日期间,喝洋酒甚至吃西餐已经不足为奇。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庆祝节日,而新兴的酒吧、西餐厅、歌舞厅等场所正适合了当时人们的口味。辛亥革命之后,在一些繁荣的城市或者是商贾之都,电灯随处可见。

2.纪念日形成体系

随着公历成为官方的通用历法,自然而然对传统节日产生极大影响。辛亥革命之后,应社会以及政治的需要,设立了一系列的法定纪念日,如公历1月1日为中华民国成立纪念日,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4月5日为“植树节”,4月8日为国会开幕纪念日,5月1日为劳动节,5月9日为“国耻日”,l0月10日为国庆纪念日等。大量纪念日的出现,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在节日的演变中起了主导作用,而通过权力与法律的规范,纪念日已经开始形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