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

石伟东

七煤集团土建工程处154600

【摘要】建设方为了充分发挥建筑各处空间的作用,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开发,地下室施工提升了建筑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难度,地下环境比较复杂,施工者应当结合地下室的基本施工条件来确定使用的施工方法,处理地下室结构系统的基础底板时,应当运用科学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现结合常规的地下室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在基础底板处展开后浇带施工处理工作。

【关键词】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多处位置都可以通过使用后浇带施工手段来达到保护结构系统的目的,混凝土材料会将多种施工问题带给结构系统,不均匀沉降与结构收缩问题,施工者可在需要处理的建筑结构系统处预先留设后浇带,在前期施工结束一段时间之后再浇筑这一部分的混凝土。既有的结构问题可被消除,建筑各处结构也能够被有效连接,现针对地下空间中的基础底板的施工情况,分析在此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建议。

1基础底板处运用的后浇带的功能分析

在围绕基础底板来展开后浇带建设工作时,可结合基础底板所处的位置与具体规格来设计后浇带的具体形式,不同形式的后浇带的使用效果不同。高层建筑的裙房与本体建筑可被看做一个整体,在后浇带施工环节中可将这两部分分隔开,设计后浇带时,应当分别计算受力状况,建筑的沉降差可被缩,温度收缩给建筑施工带来的影响也被缩减,后浇筑的混凝土在形成硬化的状态时,会出现收缩的情况。

2常见后浇带施工问题与相关原因

2.1后浇带部位常见的施工问题

在完成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时,比较容易产生高低差的问题,在沉降现象出现之后,高低差问题可能会出现到后浇带两侧位置。完成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后浇带的接缝部位存在的渗水与裂缝缺陷会影响到底板系统的稳定性。后浇带区域的裂缝不能被及时发现,甚至会给整个地下室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带去影响,一般在渗水环节中,后浇带部位的裂缝才能呈现出来,甚至没有出现渗水问题时,裂缝都不会被发现。底板部位产生裂缝后。这种裂缝主要是因为施工者没有进行规范的操作,未在施工部位预留伸缩缝,也没有及时切割施工所需的伸缩缝。

2.2后浇带渗水问题的形成原因

展开后浇带施工活动时,需要在该区域设置一定的分隔,地下室使用的基础底板部位一般会增设双向双层钢筋网系统,使用的钢筋材料具有比较大的直径,保护层的实际厚度偏厚,在钢筋内部穿越网片时,比较产生破坏后浇带的情况。给后浇带保护隔离网使用的支撑架也会产生刚度不足的情况,隔离网失去稳定性之后,浇筑的混凝土可能直接流入到预留的后浇带处。施工人员应当结合使用后浇带的需求来清理后浇带,避免其内部产生杂物,如果清理工作不彻底,锯末、模板片与其他杂物可能会存留在后浇带中。进行停止降水处理工作后,一些基础底板所处位置的地下水位偏高,可保持较高的浮力,部分后浇带虽然有完整的止水结构系统,但是缺少水压力构造,防水层可能会产生渗水的问题。如果将浇筑后浇带的时间提前,此处部位可能会形成变形性裂缝,沉降差异的影响也将更明显。

对于刚浇筑完成混凝土的后浇带,由于混凝土强度较弱,不能抵抗地下水上浮压力,引起后浇带处混凝土裂缝和渗水。沉降后浇带两侧会因上浮力的影响而造成高低差,形成两侧底板的标高差异。对于温度后浇带,提前浇筑的后浇带可能会引起变形裂缝;沉降后浇带的提前浇筑可能会引起后浇带部分因沉降差异而形成裂缝。

3提升后浇带质量的方法

3.1处理高低差

发现高低差继续发展,应根据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如为沉降差异,则应继续观察,并根据沉降差异值的大小与设计院进行沟通联系。如果没有未发现高低差继续变化,对于较小的沉降差异可以通过调节地下室地面标高或者地面层的厚度来解决。高低差未继续变化,而已经出现两侧较大标高差异时,应核对地下室顶梁板是否存在两侧的标高差异。

如果同样存在,说明地下室在浇筑后浇带前已经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者是一侧存在因地下水的浮力而上浮。如果施工资料显示在施工阶段出现降水不良或强降雨,引起较长时间的地下泡水时,应对上浮部位的地下室的桩基进行抗浮验算,如抗浮不足,则应对该部分底板或基底进行加固处理。

3.2处理渗水问题

在基础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如清理后浇带部位积水时,发现有明显渗水点(渗水较慢较小时难以发现),应采取在底板后浇带渗水区域两侧设置临时隔断措施,可以先用聚氨酯发泡剂筑低坝,也可以用“堵漏灵”作临时挡坝,然后,在该区域采用干湿两用吸尘器,或者用空压泵加吸管装置,将渗水区域的水迅速排出。

如果发现基础底板后浇带某区域渗水量较大,渗水速度较快时,应通过分段筑坝方式,准确查明渗水部位,然后,在渗水区域每侧延长1m左右长度作为防范区,然后选用1/4截面的Φ75mm的PVC管作为引水槽,紧贴后浇带底部渗水部位的阴角,管上开设2个引水管孔。将引水管插入后,用“堵漏灵”或“堵漏王”将PVC管与后浇带侧及底板间的间隙封闭严密,使渗出的水通过引水管排出后浇带。确认封堵部位无渗出水后,可以开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一根渗水引出管进行灌注丙烯酸盐浆料,另一根作为临时排水。

一般采取渗水区域点线钻孔压力注浆,如果发现有裂缝应沿裂缝连续间隔钻孔注浆,通常采用灌注丙烯酸盐灌浆料进行压力注浆。在完成局部注浆后,应对该区域进行观察,如在该区域附近未发现渗水,则表示注浆成功,如发现附近出现渗水点,则应继续注浆,直至无渗水点为止。

3.3处理后浇带裂缝

在处理后浇带部位的裂缝时,应当先对裂缝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裂缝的类型,在区分不同种类的裂缝时,可以渗水情况为参照依据,处理渗水情况不同的裂缝时使用的方法不同,可以利用浆料来填充裂缝。

如果需要处理的裂缝部位存在渗水问题可使用专门的渗水处理要求展开相应补救工作。如果裂缝的尺寸比较长,同时覆盖范围也比较大,应当展开封缝处理工作,使用合适的浆料。

对裂缝表面封缝,用聚氨酯灌浆料或者采用丙烯酸盐灌浆料斜向注浆。非渗水的裂缝,裂缝较宽时,采取钻孔,插注浆管,用环氧树脂灌浆料进行压力注浆。注浆点沿裂缝,布置于裂缝较宽的位置,间距宜为200~300mm。

4结束语

本文结合地下室基础底板系统的施工条件,探讨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使用方法。除了应用正确的方法来形成合适的后浇带,还需做好后浇带质量缺陷应对工作,预先给混凝土施工保留的后浇带处容易混入杂物,因此应当在后浇带部位展开隔离防护工作,可将钢板网布设到后浇带周边,使用的支架钢筋也要以基础底板的实际厚度为准,使用的隔离网也可以时钢丝网,可达到保护后浇带与基础底板的使用应用目的即可。

参考文献

[1]秦建.(2018).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建材与装饰(35).

[2]柳征.(2017).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技术与市场,24(9),124-125.

[3]徐小勇,罗文升,&王志龙.(2017).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安徽建筑(5),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