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奇周慧军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20009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入我院进行心脏康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和出院随访,观察组加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分别在入院2周时和出院后第3个月随访时,进行2次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心脏康复是一种护理理念,主要是通过加强心脏保护以预防心脏病,内容包括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在临床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拟探讨对冠心病行介入治疗后患者介入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收诊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3~76岁,平均(52.48±3.71)岁,其中16例患者为心肌梗死,14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4~75岁,平均(52.63±3.88)岁,其中17例患者为心肌梗死,13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对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心脏功能锻炼,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鼓励患者进行活动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

1.2.1康复指导

患者一般在术后第二周会进入我院治疗,在第一个康复阶段(进入我院后1周),主要是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在创伤进行四肢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若能保持自然平稳的呼吸且无相关症状出现,则继续指导其进行坐位训练和床边站立,随后逐渐进行床边步行、病房内行走和走廊步行,等到患者病情逐步改善后进行上下楼训练,并叮嘱适当休息,患者务必保持大便通畅,如有出现便秘,应予以通便剂,如有腹泻时也应密切观察。可以缓慢上下楼,在此基础上如患者无不适反应,可以增加轻微体力活动的娱乐,如散步、气功、医疗体操,避免劳累。在第二个康复阶段(进入我院第2周),指导患者进行室内外散步,结合患者情况调整活动强度,逐渐使其达到完全自理能力。在第三个康复阶段(即2-3个月),每周2-3此回我院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心脏康复的训练,在巩固第一、二阶段训练成果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训练,并对复发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提高患者体力活动能力,改善心血管功能。第四阶段,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调整心脏康复运动的强度。继续进行心脏康复运动,诸如步行、骑车、慢跑、太极拳等肌力练习及循环力量的有氧训练。

1.2.2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特点,对存在不良情绪者予以疏导,使其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并叮嘱治疗后的注意事项,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习惯等,例如戒烟戒酒、按时休息、起居规律以及保持大便通畅等,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病人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教会病人处理应激的技巧和放松方法等。

1.2.3饮食指导

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估测每日摄入,应以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并均衡营养,多摄入水果和蔬菜,坚持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

1.3评价指标

1.3.1使用QOL量表(生活质量简易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四个项目,总分为100,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3.2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本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自行拟定调查表,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其中整体满意度评价以总评分为依据,评分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评分在70~90分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70分则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例数和基本满意例数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数据差异比较均借助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版本对进行处理。研究所用计数资料在表述形式均为百分制,以卡方检验其有无统计学差异;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以t来检验。软件处理结果若显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普遍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一直呈升高趋势。冠心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据相关研究显示,该病呈现突出的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2心脏康复干预冠心病的可行性:

为了促进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康复,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给予有效的康复运动锻炼、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指导等心脏康复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特以我院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心脏康复护理,并将其与未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患者作为对比,结果显示,前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心脏康复护理可通过多方面的综合锻炼和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恢复,有助于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另外,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梁婷,都冬梅.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1158.

[2]白雪,文倩.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48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