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王成虎

(枣庄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山东枣庄277000)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面部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儿实施针灸与推拿进行治疗,能取得确切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推拿;针灸

前言

周围性面瘫又被称为贝尔氏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发生非化脓性的炎性反应所引起[1]。不能正常地闭眼、口角下垂、鼓腮、说话漏气、听觉发生障碍、患侧的肌肉出现麻痹及唾液分泌出现障碍等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对患儿的生活及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为针灸,但由于患儿多动,难以配合治疗,故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30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作为此次探讨的对象,研究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同时还比较分析了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7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为5个月-10岁,平均年龄4.87±1.24岁;发病时间1~29d,平均发病时间14.36±1.23d;右侧11例,左侧4例。研究组中,男性患儿9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为3个月-10岁,,平均年龄4.63±1.18岁;发病时间1~30d,平均发病时间14.65±1.16d;右侧5例,左侧10例。根据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取地仓、翳风、太冲、听会、合谷、阳白、太阳等穴位进行针灸,留针三十分钟,每隔三十分钟行针一次,在出针后选择脸部的患侧穴位实施艾条雀啄灸,以皮肤潮红为度,1日1次,以10日为一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推拿治疗。指导患者呈仰卧的姿势,采用弹、揉、点、拨等手法按摩患儿的病灶点与压痛点,力度适中,以患儿能忍受的强度为宜。1次二十分钟,1日1次,以10日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面部的神经功能评分。其中,患儿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运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进行评定,包括鼓腮、额纹、闭目、鼻唇沟、口角等方面,满分为18分,分数越低,表明患儿的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得越差。临床效果的判定标准:如患儿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眼睑闭合恢复正常,且面肌功能基本恢复,则为显效;如患儿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眼睑闭合基本恢复,且面肌功能有所好转,则为有效;如患儿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进一步恶化,则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格式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值X2比较,若比较结果为P值小于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

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常见的病症,是由病毒感染或受寒而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所致,其中,诱发该病的病毒有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该病还与自主神经功能的不稳定性导致神经营养局部血管发生痉挛有密切的关系,能致使面神经因缺血而发生水肿[2]。由于面神经管的容积有限,故当面神经的水肿症状较严重时,会对面神经进行压迫,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该病常在春季与秋季发病,起病突然,在数小时后表现出显著的症状,患儿的下颌角、耳内等会出现疼痛,若患儿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则极易发生后遗症,影响患儿的生活。

中医理论认为周围性面瘫为“歪嘴风”、“吊线风”、“口眼喁斜”等,其病机为气血不充、脉络空虚,腠理不固,经气虚弱,故风邪趁虚而入,阻碍气血运行,而经气不宣畅,导致面部麻木不仁,致使口眼歪斜[3]。故在周围性面瘫患儿的早期,需疏通经络并祛除风邪,在后期,则以通络活血、益气补血为主。在急性期,应以对患儿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作为治疗的原则,并注意防治并发症。在恢复期,主要以针灸治疗为主,辅以对面部肌肉的按摩推拿,能对恢复患儿的神经功能有促进作用。针灸治疗能起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达到阴阳调和、驱邪扶正的目的[4]。按摩推拿能促使患儿面部神经介质的分解加速,进而促进水肿吸收与炎症消退[5]。针灸与推拿联合运用,不仅能起到协同的作用,还能有效促进患儿面部血液的循环,促使神经、肌肉得到充足的营养,对患儿的康复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比较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对照组于治疗后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为10.64±1.86分,研究组于治疗后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为16.32±1.45分,组间数据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说明了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不仅能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还能有效促进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并能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周围性面瘫患儿实施针灸与推拿进行治疗,能取得确切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姚志勇.面部推拿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0):6254.

[2]孟广颖,黄伟,龙旭浩.中医药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02):186-188.

[3]吴越,李文金.半刺不留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与针刺留针联合TDP照射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v.30(01):88-90.

[4]冯艳华,王如然,尹东.功能锻炼辅助针灸推拿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合并糖尿病的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5,31(19):3600-3602.

[5]蒋志伟.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0):32-33.

作者简介:王成虎,男,1973年4月。籍贯:山东省枣庄市,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枣庄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邮编:2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