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生态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意义分析

李远航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驻杭州办事处310020

摘要: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受一定审美观念的影响和支配。笔者以此为切入点,从传统文化哲学、民族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三方面,提出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折射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态审美观,以便更好的认识艺术活动的奥秘和规律,理解审美文化,为创造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景观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审美观;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自然审美观;生态审美观

古人说“: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从这二者关系,可以看出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对于造园者来说,要想在园中达到“园有天下之景于方圆之内,融自然之情于心意之间。”的目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植物配置。只要有了合理巧妙的植物配置,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才有了灵蕴;只有精致的植物搭配,才能表现园主的情趣品味;只有恰当的物种搭配,才能使园林之景四时不同、阴晴有别。因此,当植物景观与人们的审美意识系统相联系时,它便作为审美源而存在,表现它的审美功能。笔者试从传统文化哲学、民族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三方面解读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审美观,以便更好的认识艺术活动的奥秘和规律,理解审美文化,为创造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景观提供历史借鉴。

1传统文化哲学

哲学是一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终极概括,也是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释三教作为传统文化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其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对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影响到了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和意境创作的审美观念中。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哲学可以被看作是园林植物造景的思想基础,同时植物景观又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着传统文化,表达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1.1儒家思想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酌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的影响并主导着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以“仁”为根本,以“礼”为核心,倡“导君、臣、父、子”的大义名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和“入世”的人生观。儒家的“君子比德”即美善合一的自然观和“人化自然”的哲理,对园林植物造景的主题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园林植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例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许多篇章,在用比兴手法抒情咏志时,引用植物104种,动物60多种。在《桃夭》中以桃花喻姑娘的美容《;山有扶苏》中,以大树、乔松比喻美男子,以荷花、水红喻少女。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把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比德”思想是自然物的人格化,自然美的各种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

另外,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和荀子就主张人体天道,尊重自然规律,对林木水产的捕伐要依时令而行。孟子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主张“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万物以时而生,时是生命生存的重要条件,生不逢时,就会缺乏生机,乃至走向死亡。《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吕氏春秋•审时》也多次强调要“得时”,要“不违农时”。《礼记•月令》则非常详细地讲了春夏之际,严禁滥砍滥伐和保护孕兽,有助于树木的生长和鸟兽的繁衍。《礼记•王制》更是反对暴殄天物。古人认为园林中的树木不同于屋宇等建筑。后者成于人,前者成于人而亦本于天。赵春林先生在《园林美学概论》中认为园林中的自然因素比起建筑等人工因素,对园林美的影响更大,他说“:园林中诸自然因素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是园林美十分接近自然美的物质基础,起着主导作用。一旦生态系统遭破坏,园林便成为废园。单是园林建筑物被毁,倒不一定导致园林美的丧失⋯.”。古人头脑中没有生态系统这个现代科学概念,但他们朴实的觉得,栽培一株参天大树比建筑一系列庞大的精美屋宇还要难。于是,他们对多年的树木,呵护有嘉。《园冶》相地篇中记述到“:⋯.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杂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对植物,尤其是老树的珍爱,蕴藏了古典园林中浓厚的生态意识。儒家突出地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善和谐。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以知天“”,万物皆备于我”,将自己的情性与万物的本性相联系,讲求“物我同一”。到宋代,张载更是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的命题“: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友也。”以天地之体为身体,以天地之性为本性。将民众看成是同胞,万物看成是朋友。这些都是站在人为中心的立场上强调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这种生态环境既是物质的环境,也是精神的环境。

1.2道家思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内容上强调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自然观;哲学上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道家崇尚自然,发展为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式,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由此可见,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在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的运用不能被肤浅地理解为“道师法自然事物”,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其真正含义“是道取法于自己“”,自然而然”,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这种原始的美学思想与“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憧憬相结合,铸就了士人们宁静致远、淡泊自适、潇洒飘逸的心态。进而文人私园内的植物景观也就表现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浪漫飘逸的精神。正如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

此外,老庄哲学反对声、色之美,反对感官享受,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提倡澄净内心,体味自然真义。影响到文人园林中则是植物多选清逸雅致、少有大面积栽植色彩浓艳的草本花卉。

1.3禅宗思想

释,即佛家,包括佛教和佛学。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北印度,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即“汉传佛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汉化,产生了具有汉文化特色的10多种宗派。在诸多宗派中,禅宗的汉化程度最深、影响也最大。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了水乳交融的整体。

禅宗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修炼方法上非常注重人的“悟性”。众生可不必经过长年的修炼,只要能够开悟而直指本心,当下即可成佛。也就是说,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和自由。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通过文人士大夫融入到园林植物造景中,从而促成了艺术创作更强调“意”,更追求创作构思的主观性和自由无羁,使得作品能达到情景与哲理交融化合的境界,将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到了审美体验的无限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的根本界限。

另一方面,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少,想象余地就越大,少能生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和思考,追求一种高度的精神自由、心灵解放。正如沈三白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构筑了后期古典文人园林“壶中天地、袖里乾坤、芥子而可纳须弥”的空间。文人们更乐于在园中“聚拳石、斗环水”,植物配置向单株转化,规模小型化,一石一水,一花一木便代表了自然之景。佛家关于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教义就更不用说了。

2中国人传统审美心理

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大方面,并具有三个特性: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8]。就传统文化来说,民族性是最根深蒂固的,它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其他两大特性。而民族心理又是民族性最坚固的堡垒,它影响着整个民族各方面的发展,甚至数世纪不会改变。

民族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民族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演化与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孤立,背依高山,面临大海,西阻朔漠,北驰莽原。内部腹地辽阔,资源丰富,中国人在无求他人的情况下独立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文明,这使中国人传统的气质、性格特征是含蓄、内向、保守、谦和,属于内倾情感型。中国文化的风格相应成为和谐型的,审美理想表现为讲求“天人合一”、含蓄内蕴,刻意追求“雅”(儒)“、妙(”道)“、悟(”佛)的精神境界。

和谐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核心和主旨,在内容上讲求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由与必然、心理与伦理的统一,在形式上讲究对称、平衡、节奏、参差、稳定、比例。作为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符合此审美心理,通过艺术的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表现为以“中和之美”为核心的审美理想,重直观感悟的思维方式,含蓄内蕴的情感世界等。

3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

思维模式是反映一定阶段上人们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和方法论原则。它是作为各民族文化传统、心理体系和思维能力的理性积淀物,属于民族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并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和维系起重要的定势作用。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思维定势长期保留着浓厚的直观、综合、模糊化特征,长于直觉判断,淡化审美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重关系,重神似不重形似,具有强调整体关照、系统把握、有机联系和动态平衡的特点。在作为意识形态外在体现的园林植物景观中,对其欣赏不仅仅停留在植物色彩、姿态、香味等引起的感观愉悦上,而是更加注重体味植物的文化内涵,比如借“花品”来暗“喻人品“”,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梅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4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儒家提倡美与善统一的审美观念;道家崇尚自然,讲究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禅宗直观顿悟、直指人心的思维方式,都带有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这就是对自然和宇宙的一种审美态度或审美情感。

在受其深刻影响的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也就很自然的流露出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间浑融不分的“自然审美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力主人与自然和谐平等、普遍共生,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审美观”。这两大古代审美观念对于创造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景观仍具有连续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6:6-12.

[2]陈从周.说园[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32-46.

[3]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6-58.

[4]王新婷,金鸣娟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43.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人文背景[M].中国园林,2004,9:59-62.

[6]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56-78.

[7]王玉德.试论中国园林的哲学内涵[M].中国园林,1998,14(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