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 1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易秋婷陈荣玉叶淑琼上官凤华陈斯彦

易秋婷陈荣玉叶淑琼上官凤华陈斯彦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铭选医院3624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骨科收治的89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SDS和SAS量表评分都更低,而护理质量评分则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但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骨科患者多以骨折等严重创伤为主,因此患者心理波动幅度较大,且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为探寻不同护理模式对骨科住院患者的影响,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27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9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2±2.5)岁,疾病类型中骨折21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骨质增生11例,腰间盘突出6例,住院时间在5-11d之间,平均时间(8.2±0.6)d,治疗方式中手术治疗37例,保守治疗11例,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7±2.8)岁,疾病类型中骨折19例,风湿性关节炎8例,骨质增生9例,腰间盘突出5例,住院时间在6-10d之间,平均时间(7.9±0.8)d,治疗方式中手术治疗34例,保守治疗7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传统骨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心理关怀,骨科患者多伴有骨折或肢体创伤,因此患者多伴有不良心理情绪,心理干预可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1]。病房环境管理,良好的病房环境利于患者康复,加强病房人流量和环境管理,定期通风换气,对空间和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及时更换床单被褥等。护患交流,良好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而且可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入健康宣教,以此提高患者治疗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疼痛干预,骨科患者多伴有疼痛症状,为此可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对疼痛部位可采用冷热敷方式减轻疼痛,对于疼痛难以耐受者可适量给予镇痛药[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采用SDS和SAS量表进行评价,量表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呈现负相关。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评价,护理质量调查表内容包括文书书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护理、特一级护理、药品器械管理和基础护理,各项调查内容均采用十分制,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技能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和护患关系[3],按照调查结果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类。骨科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静脉血栓、尿潴留、关节肿胀、切口感染及压疮等,通过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对安全性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在确保每位患者接受有效临床治疗基础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内心感受,因此对护理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护理质量评分更高,说明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后,骨科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疏导,且各项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改善,进而表现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胡超芬.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2(5):715-717.

[2]高晖.人性化管理模式在56例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172-173.

[3]陈杏.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