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辛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艳玲

王艳玲

(长春市宽城区医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辛伐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辛伐他汀20㎎每晚一次,氯吡格雷50㎎早晚一次顿服;对照组硝酸之类、?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100㎎,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各项指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使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短,适宜临床应用。

【关键词】辛伐他汀;氯吡格雷;不稳定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27-02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一种。传统的治疗药物主要为硝酸脂类、?受体阻滞剂及阿斯匹林等。除抗缺血等治疗外,积极早期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已破裂的斑块治疗,对UAP控制、防止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院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UAP,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中的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因UAP就诊的住院及门诊患者27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3~71(平均年龄60.3±4.79)岁;对照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42~73(平均年龄61.1±5.1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心功能等一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并剔除以下几种情况:(1)消化性溃疡患者;(2)血小板<100×109/L;(3)正使用其他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及阿斯匹林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每晚一次,氯吡格雷50㎎早晚一次顿服;对照组仅用传统疗法: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及阿斯匹林100㎎,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各项指标,进行疗效判定。

1.3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疼痛持续时间(min)、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小板(PLT)、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等临床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治疗判定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75%,ECG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75%,ECG:ST段改善≥50%或T波恢复正常;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ECG:ST段、T波无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根据数据资料的性质,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用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由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的疗效比较(P<0.05)。

2.2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或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CHO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LT、TG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P<0.05),PLT、CHO、LDL-C、TG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发作频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两组治疗比较△P<0.01。

2.3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无特殊不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无皮肤瘀斑、胃肠道出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3.讨论

UA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状动脉收缩,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吧闭赛分。有效抗缺血、抗血栓(抗血小板及抗凝)及定斑块治疗对控制、防治病变进展,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已经肯定了抗血小板治疗在UAP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阿司匹林(ASA)作为UAP的基础。

抗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与临床,而氯吡格雷主要通过:(1)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2)抑制血小板释放血清素,减少血小板膜上纤维蛋白原受体的暴露等机制来抑制血小板激活。故两者合用能从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改善UAP症状,减少AMI的发生;同时还能有效改善部分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预后。辛伐他汀通过抑制肝脏内的HMG-Co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起到降低CHO、TG、LP(a)、LDL-C的作用,同时还有升高HDL-C的作用。他汀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浆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同时还能改善内皮功能,改善防止或逆转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斑块,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能明显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减少粥样斑块中的炎症细胞,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消除炎症反应。通过本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UAP,可使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适宜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2]黄峻.遵循新指南以规范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3-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