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生教学“微课”浅谈微课在我校校本课程实践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听障生教学“微课”浅谈微课在我校校本课程实践中的运用

陈利蓉

陈利蓉

湖北省钟祥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北荆门431900

摘要:“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本文结合我校校本课程《丝网花制作工艺》听障生丝网花“微课”实践,对“微课”在听障生丝网花制作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听障生丝网花制作微课教学研究

微课作为一个载体,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它凭借短、简、精、传播快、易控性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辅助教学。听障生对信息的获取主要来源于视觉的采集,信息储存不系统或长久;同时,课堂上教师的直观演示或者示范能很好的刺激学生的视觉,但没有留存的功能,只有反复的重复,才能帮助学生的记忆。而微课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微课可以展示最重点的知识,操作技巧,可以反复播放……解决了在课堂上因为时间不够,兼顾不了所有学生,致使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的难题,同时也给教师与学生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与更多实践动手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是我将微课这一媒介运用到《听障生丝网花制作工艺》校本教学中的一点探究。

一、听障生“微课”应用价值

微课从时间长度来看,时间较短,目前比较倾向于每个主题时间为5~8分钟;从课的主题来看,主题相对独立,具有针对性,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微课主要采用微型教学视频支持自主学习,即“微视频课程”,作为微课程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其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1.适应听障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征。

听障生的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因为他们需要时时集中精力用眼睛去认知,所以他们的视觉观察力就变得极为敏锐,往往有超越常人的天赋。信息技术设备具有强大的直观性和动感性,这非常适合聋生视觉能力强的特点,还易于突破难点。因而“时间短小、主题聚焦”的微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开展分层和异步式学习。

由于学生因自身缺陷程度不同,个体素养差异性较大,传统手工课堂中以“统一教学内容和同一教学步调”实施的教学,使得这种能力差距进一步加大。微课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微课开展学习,并能重复点击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的分层与异步,从而有利于缩小学生间的动手能力差距。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自主选择微课学习,教师更关注于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习过程指导与评价,因而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丝网花“微课”的特点

在丝网花“微课”教学中,教学视频作为“微课”教学的核心,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掌握的知识点与学习兴趣,设置微课时间。与课堂上贯穿始终的PPT课件相比,“微课”更能抓住主要知识点进行阐述,更加凝练。

1.微小、精细、直观展示技能方法。微课的出现,改变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学模式,正因为其“微”,才可以更灵活地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也正因为其“精”,才能用最短时间将精要技术讲通透,正因为“直观”所以把每个技能方法分解进行讲解,直观地给学生演示。

2.微课让分层、分等级进行教学成为可能。因为微课不但可重复、暂停播放视频,而且还将知识点分精、分细来制作而成,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不同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安排学生进行微课学习。例如,在成品花制作上,它有花的制作、组装技巧及插花技巧,不将其细分,则会使学生知难而退,所以我们就将微课引入,先将它们那些分层的讲解,然后交到事先安排的小组里,做为他们学习的资料,我们教师从中点拨,不但小组内可以分层学习相关知识和任务,最终完成作品,而且他们每个小组间又增强他们的竞争。所以,微课不但让分层、分等级进行教学成为可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调合作能力。

三、如何上好丝网花“微课”

1.取舍课题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既然上的是一种微型课,那就不可能像40分钟课堂那样大容量地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炼课题内容。如果课题切入很小、很具体,如“花芯制作”,这样直接用手机录制、教师演示就行;如果课题是一个完整课题,如“成品花制作”,那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不能从套圈、网丝、组装、整形到插花面面俱到,因为时间肯定不允许,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果只抓重点制作过程进行讲解,就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微型课的教学效率。

2.构建完整的“微课”结构。“微课”虽然时间简短,但也要讲究课堂结构,既不能只讲主要问题,也不能不分主次处处都抓。“微课”的结构入题要简洁,要三言两语就能直接进入正题,不能起步太远,致使课堂重点不突出。导入正题后,就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地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最后,一定要有小结,用一两分钟时间对本节微型课的教学内容加以言简意赅的归纳和总结,使课堂结构完整。

3.亮点耀眼,板书清晰。“微课”时间简短,如果平铺直叙,就没有亮点,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也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微课”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就能提升“微课”的水准。另外,也要讲究板书,不能因为是微型课就没有板书,板书是一个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板书要精心设计,要精练、美观。好的板书,能看出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程序,能给听课者一个完整、直观的感受。

四、“微课”对丝网花教学的促进

如上所述,“微课”时间短,内容精,而我们的美术课堂40分钟,“微课”便可以教学中教师示范、重难点着重讲解、欣赏对比等形式出现,所以“微课”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1.在新课导入中引入微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在整个课堂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引导得恰当,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眼球,所以,在这一环节里引入微课,利用微课的直观、针对性强、画面动感等特点来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迅速引入主题。例如:低年级丝网花制作第一课“认识丝网花”,短暂的“微课”导入深深吸地引住了学生,让大家对丝网花制作有了浓厚兴趣且充满期待。

2.在实践操作中引入微课。丝网花制作课堂上教师的示范必不可少,多种姿态花形、手工制作环节用“微课”展示比现场展示更为清晰、省时。还可反复播放,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例如,将丝网花绕圈、丝网花套网、丝网花组装等制作成微课,这样不仅可以辅助课堂,把课堂内容微细化,精深化,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与学习实践操作的理论依据。

3.在技术难点中引入微课。在丝网花制作中,有些内容涉及到其他的知识领域,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时就可以借助“微课”进行理解。例如:在带灯光丝网花制作中,涉及电路的连接,在实践教学中不可能系统的给学生讲解电路知识,而且一下了也可能讲解不明白。

“微课”这一新生事物的到来,为高效、和谐、创新的课堂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但,在“微课”的教学中,我们也应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与经验,在探索中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吴秉健.新媒本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趋势展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