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得到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得到的应用

张汝佳

身份证:2102831990****19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不断的深化,对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过去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实际施工中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本文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特征和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再结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法运用探究,需要提高土木工程整体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因素

1.水泥水化热成因

水泥水化过程的混合,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但是由于混凝土结构截面很厚,导致混凝土中的热量无法释放出来,使得混凝土结构聚集热量,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过大,产生裂缝。

2.混凝土自缩成因

混凝土内部水分是借助蒸发消耗的,有20%是借助水泥硬化消耗的,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存在一定的自缩值,为了提高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流动性,需要使用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很小,减缩剂和膨胀剂对混凝土的自收缩影响很大。

3.外界温度的变化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与外界温度有很大关系,当外界温度很低的时候,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很大,就会出现温度应力。温度差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发生裂缝的概率就越大,由于混凝土浇筑结构很厚,基础强,在外部约束作用下,混凝土裂缝。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导致裂缝的出现。

4.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材料搭配没有合理性

由于一些材料采购人员以及质量检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注重对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在责任意识上没有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在质量不合格的基础上施工,就会出现豆腐渣工程,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还有就是对结构的施工中,没有注重对模板支持架构的科学性搭配,在混凝土施工中就会出现质量问题。

5.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以及养护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项目管理人员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施工浇筑中,没有注重对既定材料振捣的连续性,在混凝土的施工工序上没有科学化安排。在后续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上也没有科学化实施,这些都会造成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出现。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就要能针对性的应对,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作为建筑工程师常见的施工材料,其对于提升建筑物承载力和保障建筑物整体质量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混凝土材料本身属于一种混合型材料,因此在混凝土材料调配之前,需要对其中的原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保证原材料符合混凝土调配要求,在保证混凝土调配合理性的同时,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水泥在混凝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选取水泥原料时,应保证所选取的水泥强度符合混凝土调配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根本的角度上提升混凝土质量。就目前来看来,在混凝土调配过程中应用的水泥材料主要有三种,即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用水泥这三种,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和经济效果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当前在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所应用的水泥多为普通水泥。其中含有多种硅酸盐成分,为保证混凝土调配能够顺利进行,需要相关人员对普通水泥的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按照土木工程施工要求配置适当的水泥,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同时,为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的顺利性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2.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

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因为混凝土的生产者自身的技术水平存在着限制,或者是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强,直接的导致所配置成的混凝土存在着质量方面的缺陷,并且因为无法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生产的时候,必须要能够满足国家规范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如果混凝土自身的配合比存在着问题,那么将会直接的导致工程竣工滞后以及质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并且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的大小也将会受到混凝土配合比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实验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满足国家规范的实际需要,从而能够保证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与此同时在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实验调试的过程中,需要能够站在经济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出发,从而来满足混凝土竣工后需要。

3.混凝土搅拌

(1)对混凝土的搅拌制度进行确定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类可能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考虑,如一次性的投料量、搅拌的具体时间、投料的顺序等,依据这些因素最佳的混凝搅拌制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对搅拌机与一次投料量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控制,严格规定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并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以保障混凝搅拌的质量。在实施的搅拌过程中,技术人员进行首次搅拌时,应该充分考虑的砂浆的流失情况,对于已经搅拌完成的的混凝土,应该及时进行卸载,并确保卸载干净,在所有的混凝土都得到充分的卸除之前,避免再次将原材料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以免残留的混凝土对下一批需要搅拌的混凝土配比造成影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与均质性。

3.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浇筑前,本工程工作人员已经认真检查模板、钢筋的预埋件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检查模板上的缝隙是否已经完全堵死,清楚模板上的杂质。进行浇筑时,要遵循不间断的持续浇筑原则,在前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一定要将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因地板混凝土的浇筑量较大,铺开面也较大,施工人员按照1:5-6的坡度斜向推进,推进的层厚度为0.5-0.5m。浇筑完成后,要检查钢筋的表面有无被混凝土污染,混凝土终凝后呈均匀密实状和将整个模板的空间充满后,才是最佳的混凝土浇筑。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材料的凝固成型是混凝土材料的最终目的,基于这种混凝土材料的成型过程来看,必须要切实做好养护处理,这种养护操作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裂缝等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问题。具体到混凝土养护操作中,首先应该保障其养护的充分性,一般需要连续养护超过28天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效果;其次,还需要重点从混凝土养护中的洒水保湿处理中进行严格的控制,采用喷雾养护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最后,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还需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状况,避免出现内外温差过大的问题,及时做好保温或者是降温处理。

5.模板拆除施工技术控制

对于现代混凝土施工而言,其工程模板的拆除是整个浇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拆除之前必须先检验混凝土施工的强度,如果强度达到要求,方可进行模板的拆除。拆除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在监理公司审批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模板的拆除。

6.支架制作及安装要点

支架的安装和施工是整个混凝土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构成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支架的使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而言,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是否符合安装的要求,其吊杆的型号和工程的匹配程度,以及在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其最大的负载量计算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

结语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严重的影响整体质量安全和使用年限,所以在施工前应谨记混凝土施工的全部步骤,并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行相关的实施方案,并且培养员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管理施工落实控制工作,提高工程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史宏杰.浅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5,04:121.

[2]林加宝.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9:141+146.

[3]许战强,屈耀红.浅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5,09: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