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欧红新

欧红新(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062-02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并且进行生理监测,取膀胱结石位,在脐上缘切一约10mm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CO2,压力为12-14mmHg,插入套管,插入腹腔镜目镜,在下腹在左、右侧分别穿15mm和5mm套管,在耻骨联合上方穿5mm套管,插入手术器械,从宫颈插入举宫器,辅助手术操作。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进入腹腔,在肌瘤患处切开子宫浆膜层,清除肌瘤,缝合瘤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对照手术时间无太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x2=8.42,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手术切口,(x2=7.84,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x2=7.81,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x2=8.32,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星少于对照组患者时间,(x2=6.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手术优势明显高于常规开腹剔除子宫肌瘤手术,值得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器的良性肿瘤,大多数无症状,仅少数会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子宫肌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引起的。腹腔镜是现在医学发展的新型微创方法,对比原来的方法有很多的优势,文本通过对我院10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对腹腔镜技术有良好的认识[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患者108例,年龄为26-52岁,平均年龄4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患者)和对照组(54例患者),患者均为已婚,有刮宫产史13例患者(观察组7例,对照组6例)、绝育手术7例患者(观察组5例,对照组2例),阑尾炎手术史5例患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曾经进行过开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4例患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2例);合并糖尿病6例患者(观察组4例,对照组2例),高血压9例患者(观察组5例,对照组4例)。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盆腔检查及超声检查,了解肌瘤形状、大小、位置和状态。也要进行宫颈细胞学检验,两组患者年龄及肌瘤数量和大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并且进行生理监测,取膀胱结石位,在脐上缘切一约10mm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CO2,压力为12-14mmHg,插入10mm套管,插入腹腔镜目镜,在下腹左、右侧分别穿15mm和5mm套管,在耻骨联合上方偏左作穿5mm套管,插入手术器械,从宫颈如入举宫器,辅助手术操作。于肌瘤与子宫肌壁间交界处注入垂体后叶素12u,用电钩切开肌瘤浆膜层,用肌瘤抓钳抓住肌瘤牵引,另一钳于肌瘤周边线性分离,将肌瘤剔除,缝合瘤腔后退出器械,缝合穿刺孔。

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进入腹腔,在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交界处注垂体后叶素12u,在肌瘤患处切开浆膜层,清除肌瘤,缝合瘤腔,清点器械,缝腹壁。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对照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x2=8.42,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手术切口,(x2=7.84,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x2=7.81,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x2=8.32,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星少于对照组患者时间,(x2=6.12,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出血情况(ml)切口大小(mm)

观察组54118.56±225.6757.32±31.155-15

对照组54107.2±17.6497.54±53.6455-90

x20.838.427.84

表2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下床活动时间(h)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

观察组5413.72±2.3420.32±2.366.15±2.42

对照组5424.1±2.8632.41±4.799.72±2.92

x27.818.326.12

3讨论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比较,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人疼痛轻,腹部手术切口瘢痕小等优点。但是优点与弊端是并存的,腹腔镜手术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在特殊情况下会增添危险性,因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是手术成功的重中之重。子宫肌瘤剔除手术适应症主要为:浆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大小直径均不应超过90mm,肌瘤数量最好不要超过3个[2]。从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相对子宫肌瘤大小来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子宫肌瘤的位数和数目[3]。在有碎瘤的特殊情况下,对大的浆膜下的子宫肌瘤,虽然肌瘤直径大,但剔除程度较容易,反之,阔韧带肌瘤离子宫动脉距离近,或者是阔韧带子宫肌瘤与子宫相连基地较宽,肌瘤直径较大,但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因容易出血,出血后无论是任何方法的止血都容易损伤输尿管。在108患者中发现有4名患者是复发性的子宫肌瘤,都有3个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分析,3个以上肌瘤的患者存在更多小肌瘤的可能性会更大,腹腔镜不能象其开腹手术那样直接触摸子宫从而发现更小的肌瘤,容易出现遗漏,所以在我们治疗前,我们应该进行细致的检查,以了解肌瘤的数量、大小、位置、状态[4]。在腹腔镜手术下,我们应该注意镜下缝合,要求操作者必须有熟练的手术操作能力,解决术中出血和缝合问题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优势明显,观察组54例患者是通过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而对照组是用常规的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剔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平均值为57.32ml,少于对照组的平均值97.54,观察组手术切口为5mm-15mm,明显小于对照组切口大小(55mm-95mm),在恢复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平均13.72h后就能够下床活动,而对照组患者平均经过24.1小时后才能下床活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经过20.32h后能排气,而对照组的患者平均经过32.41h后才能够排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6.15d,而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9.72d,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差距。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手术优势明显高于常规开腹剔除子宫肌瘤手术,值得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玮.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4)57-60.

[2]王雪琴.两种子宫肌瘤手术剔除方式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1,(04)90-91.

[3]方玉平.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3)43-45.

[4]张艳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37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1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