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

高波

高波(河南省洛阳市洛铜医院471009)

【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对某院8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回顾,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绝大多数的患者伴有高血压病,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为100%;结论高血压病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病患生存率。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322-01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最复杂和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1]。其多样的临床病症,造成很多错误诊断、错误治疗和漏诊。早期确诊,改善预后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某院[2]8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病例的临床诊断研究,讨论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某院8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性69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约为4:1;年龄16~85岁,平均(61.5±13.2)岁;按Debakey分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为I型,有9例患者(10.3%);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为II型,有2例患者(2.3%);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为III型,有76例患者(87.4%),其中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患者有3例(3.4%)。所有病例均通过CT血管造影确诊。

1.2方法对这87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回顾,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效果进行分析,利用电话和信件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工作。

2结果

2.1患者情况在8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男性占绝大多数;发病年龄为16~85岁,平均(61.5土13.2)岁;在Debakey分型中,以ⅠⅡⅢIII型为主要病症,占百分比约为87.4%。

2.2疾病与并发症在8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伴有高血压病症的患者有81例(93.1%),马凡综合征患者1例(1.1%);劳累时发病的患者有51例(58.6%),休息时发病的患者占12例(13.8%),长期吸烟及酗酒的患者9例(10.3%)。

2.3临床表现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是由于患者的主动脉受累部位不同。有胸痛病史,以胸背部持续性疼痛为主,呈撕裂样疼痛69例(79.3%);腰腹痛占12例(13.8%)。在刚入院表现高血压患者63例(79.3%);低血压或休克者12例(13.8%),黑丘或晕厥13例(14.9%),心包积液8例(9.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23%),胸腔积液13例(14.9%),呼吸困难3例(3.4%),声嘶1例(1.1%),血尿及(或)血肌酐升高21例(24.1%),肢体感觉功能障碍27例(31.0%)。

2.4治疗在患者急性期内均给予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以控制血压和降低心室率、镇静、镇痛为主。

3讨论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渗入动脉壁内,并分离中层形成的血肿。主要的治疗目的是动脉内膜的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内导致血管壁的分层,发病凶险,进展快且病死率极高。相关调查资料[3]显示,主动脉夹层病症多发作于50~70岁,患者以男性为主。与对87例患者的调查研究结果相符。

现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并包含很多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症等。在87例患者中有93.1%的患者伴有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病为危害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控制和检测血压是预防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措施。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一些急性疾病的早期表现较相似,导致首诊误诊率的提升。对一些突发性临床表现,如:突发性胸背部疼痛伴休克、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应首先怀疑主动脉夹层。就目前,对于主动脉夹层病症的检查诊断多根据于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核磁共振、主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根据本次研究调查的结果,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要比其他辅助检查的准确率要高很多,其在本次研究中显示的确诊率为100%。CT血管造影还能得把病变范围显示出来,还有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和主动脉破口的位置,对病情的确诊及治疗方案提供了很大的指导帮助。

控制主动脉夹层进一步发展、防治血管损伤、重要脏器缺血及主动脉破裂,是主动脉夹层主要的治疗目的。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主动脉夹层是突发性心脏大血管危险性极高的疾病。其多种的临床表现和医生对病体知识认识的不足,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机率提高。随着近年来人对主动脉夹层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知识的了解提高,并改变了很多治疗方法。随着方法的逐渐成熟和介入治疗的发展,坚持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并发症及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因此极大提高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存率,给该病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汪福忠,夏彬.临床表现不典型的主动脉夹N-N诊治反思[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71-73.

[2]王果,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9.

[3]陈灏珠,何梅先,魏盟,等.实用心脏病学[J].上海止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73-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