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樊菊英

樊菊英

〔摘要〕面对新课标,应该如何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贯彻其精髓,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一些教师高涨的热情、果敢的精神、创新的教法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冷静的头脑、谨慎的态度、辩证的眼光更为重要,它将使语文课改少走许多弯路,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以下是作者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创新的思维教学

1.1更新观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新课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很明显,这一表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教学目标的显着位置,把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地位凸显出来。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新的提法,很可能会产生一些偏离。那就是片面强调“文”———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忽视、削弱“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教育充实饱满,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不见踪影或成为陪衬。这将严重导致语文学科性的缺失和语文知识性的缺失。很可能会出现课堂上热闹好看而课后空虚无着落,学生说起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而用起来却搜肠刮肚、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这违背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语”“文”兼备。应该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扎扎实实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正如新课标的“教学建议”所说,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样,才能体现语文的学科性。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重视,但绝不能独霸天下,须知没有阅读能力、写作技巧等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没有了可能。只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两个目标得以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1.2教育主体明确。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提法适应了时代、社会的发展,符合教育规律。同时也是有识有为之士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正确选择。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偏激的做法,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教师限制得越少越好,放得越多越好,课课大讨论,堂堂大表演,课堂成了演堂、成了牧场,教师便是放羊人。

2新型教育模式

2.1援疑质理。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与疑问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课堂上老师连珠炮式地发问,将过去的满堂灌改成满堂问,这不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具备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征。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刘兰芝被婆婆遣归,临行前着意修饰“严妆”,作者用了铺排的手法来描绘兰芝的美貌,梳妆是女子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为何作者要着意渲染呢?它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我提出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一经抛出便“激起千层浪”,学生阅读兴致高昂,学生讨论后回答:它照应开头,说明她的心灵手巧;也传达出她此时内心悲愤难当,但外在却如此从容镇定。她嫁到焦家,是严妆而来,现在被驱遣回家,也要严妆而去,美丽温柔的兰芝,严妆而来,又严妆而去,在焦母面前不掉一滴眼泪,显示了她不卑不亢的性格。如此聪明贤慧,才、貌、品三全的女子却遭休弃,这样美好的女性,就这样被封建礼教活活吃掉了!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怎不令人发指!把兰芝写的越美,她的毁灭就越震撼人心。

2.2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运用课件清晰真实的图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情感油然而生。如《荷塘月色》一课。作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现了他“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愁”。在教学时,给学生展示了一段诵读这篇散文的电视散文视频。面对这样的美景,什么样的心都会被净化,会被感染。再去细读作者的描述,动画与文章对照,再配以背景音乐,加之名家诵读,学生既感受到了荷塘的美,又感受到作者文字的美,更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美。

3教学重点倾向

3.1注重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是探究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语文教师在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等,也可指导学生自办墙报、板报、手抄报等,以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能力。

3.2训练求异思维。促进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协调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问题。小到标点、一个词语,大到篇章分析,都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比较,展开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对各种语文材料进行研读时,要启发学生各抒已见,不追求答案一致,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思辨,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选取新颖而独特的观察、认识角度去探求事物,表达出自己不俗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训练自己的语言思维,使带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写作闪亮登场。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的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运用得当,恰到好处,既要让史学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要避免将语文课完全上成历史课。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