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套叠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小儿急性肠套叠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庹菲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肠套叠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急性肠套叠患儿180例,为所有患儿开展腹部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设置高频诊断探头频率7.5MHz~10.0MHz,设置腹部诊断探头频率3.5MHz~5.0MHz。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声像检查资料,依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明确肠系膜及肠管壁供血状况。结果:依据患者手术确诊、空气灌肠复位法及超声声像图特点,180例患者中诊断正确174例,诊断正确率高达96.7%。结果: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联合腹部诊断,能够显著提升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且医生能够依据获得检查图像确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肠套叠;儿童

小儿肠套叠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是体内某一段肠管及相邻肠系膜凹陷,引起远端肠腔内发生绞窄性肠梗阻[1]。肠管被套入远端后,血液循环会因挤压而受到影响,最终造成肠坏死等情况,该病会对患儿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临床中针对该疾病需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为提升小儿肠套叠临床治疗效果,需尽早开展有效诊断,为患儿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相关研究[2]显示,医生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有效掌握小儿肠套叠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患儿病情进行判断,进而开展有效治疗。为进一步明确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中超声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患者180例作为对象,并为其开展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超声诊断正确率极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180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其中女58例、男122例;年龄范围2个月~9岁,其中8例年龄小于6个月,84例年龄6个月~2岁;78例年龄2~6岁,10例年龄6~9岁;160例存在腹痛,130例呕吐,56例血便,20例腹泻,120例可触及腹部包块;患儿病程4小时~2天。多数肠套叠患儿因出现呕吐、阵发性腹痛就诊,患儿正常生活均受到影响。详细基础资料见表1。

1.2仪器和参数

彩色超声诊断仪(飞利浦高端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诊断频率设置为7.5~10.0MHz,腹部探头诊断频率设置为3.5~5.0MHz。

1.3方法

检查前帮助患儿保持仰卧位,先使用腹部探头全面扫查患儿盆腔、腹腔等实质性器官。将实质性器官病变排除后,按顺时针方向从右上腹开始,扫查腹腔内肠管等非实质性脏器。判断患儿肠管是否积液或扩张、腹腔内是否有包块,对于存在可疑包块的患儿,应使用高频探头,全方位扫查患儿体内可疑包块。患儿在检查过程中需保持正确体位,检查人员应积极安抚患儿,避免其出现哭闹影响检查,一些无法有效配合检查的患儿可应用镇静剂。严格记录扫查数据,例如包块的大小及位置等,并对患儿体内包括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解。然后以扫查结果为依据,判断患儿体内鞘部的大小及肠管套入部分的大小。最后利用血流显像技术判定患儿肠套叠部位肠管壁血流情况,掌握患儿病情。

2结果

依据分析患儿临床诊断数据结果,180例患儿中174例探及典型肠套叠包块,探及不典型肠套叠包块6例;180患儿中被误诊为阑尾炎并形成脓肿2例,无肠套叠4例。和手术确诊等数据对比可知,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达96.7%。诊断为肠套叠患儿具有不同的发病位置,其中右腹部包块160例,左腹部包块14例。统计180例患儿临床病症发现,患儿病症回盲型140例、回结型24例、回回结型10例、小肠型6例。检测存在丰富血流信号患儿150例,32例患儿为星点状血流,20例患儿未探及血流信号。180患儿中采用空气灌肠复位164例,手术治疗16例,均获得良好效果。

3讨论

急性肠套叠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相关统计[3]显示相对于女性,男性发病率更高,并且在右侧腹腔发病的患儿占大多数,患儿会存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绝大多数患儿为原发性,少部分为继发性,而继发性肠套叠疾病主要是肠腔内或肠壁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例如肿瘤、息肉、血肿等。该疾病患儿主要存在呕吐、血便、阵发性腹痛等症状,而腹部包块和酱红色粘稠血便是该疾病最明显特征。虽然临床中针对该疾病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其病因临床中还未形成统一论断。肠套叠疾病临床中主要包括结肠型、回盲部型、小肠型等[4]。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肠套叠,影像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诊断患儿腹部包块,其内存在不均匀回声,并且包块具有规则形状;其次套叠的短轴切面图像,检查中多显示同心圆形状,图像最外层表面光滑,为肠管的浆膜层,超声诊断中体现为光滑线状高回声,从最内侧至最外侧,分别为远端肠管内容物和远端肠管肠壁;再次为套叠部分长轴切面,显示为套筒状征象,超声诊断中体现为高低相间回声;最后肠套叠处肠管的积液和扩张情况,其超声图像表现不同,例如肠管壁水肿增厚,那么就会出现低回声超声图像[5]。

临床诊断疾病过程中,需要将急性肠套叠和急性阑尾炎进行有效区分,肠套叠患儿的短轴切面同急性阑尾炎患儿相似,但具有更大的同心圆直径[6]。患儿胃部排空时,其胃窦部位也具有同心圆特征,但该同心圆特征会随着患儿胃部蠕动而消失。临床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性肠套叠,具有简便、准确率高等优势,避免患儿受到X线辐射损伤,不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7]。另外,该方法能够依据患儿病情改变及时进行复查,避免患儿因漏诊而延误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朱映红,蒋双兰,余凤.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及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作用[J].黑龙江医学,2017,41(07):686-687.

[2]陈雪玲.52例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及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2(18):19-19,20.

[3]卓涛,胡小韦,岑君.高频超声引导水灌肠法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16):1866-1868.

[4]刘海波,吴永强,杨进华.彩超浅表探头经腹部探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6,32(15):2042-2043.

[5]陈璐璐.X线平片、空气灌肠造影与CT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与鉴别的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27):5715-5715.

[6]刘玉凤,石海亚,左中义.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的声像图特点附189例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19(06):465-466.

[7]陈霞.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小儿肠套叠并发肠梗阻诊断及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22(28):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