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诱思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傅爱萍

浙江省义乌市荷叶塘初中傅爱萍

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摆脱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寻求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诱思探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思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近几年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此理论的体会。

一、“诱思探究”的理论依据

“诱思探究”教学思想是在继承我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诱思即诱导思维,探究即探索研究。它提出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为精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探索”与“研究”为两大认识层次;以“实践探究”与“理论探究”为内容的探究教学方法。该理论为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该理论适应了普通初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使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更趋于完善、科学、合理。

二、具体做法

1.打破传统教育观念,迅速实现两个“转变”

(1)教师角色由“主宰”变为“主导”,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言堂”。现在的初中学生求知欲强,易接受新事物,思维也有一定广度,但对一些事物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易被一些假象所迷惑而误入歧途。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需要教师平时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塑造人格魅力。

(2)学生地位由“客体”变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全面提高素质,使学生从被接受知识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学生可能有些放不开,这就需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扬民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探求奥妙

(1)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2)重视实验教学,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及方法,还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科学实验本身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中的各种变化及现象,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引起强有力的求知欲望。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实验、趣味实验等,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3.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不可否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利用实验教学,可诱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但知识的考查、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以具体的思维训练为载体,故课堂训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要下功夫,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精心挑选各种习题,要求习题全面、典型、新颖、有层次性、有趣味性,并且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方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自从笔者将“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引入科学课堂教学后,经过几年的苦心钻研,已卓见成效。教师的业务水平近一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逐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日益浓厚,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我感到有些工作还不到位,改革力度不够,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的桎梏,学生的自主探索受到一定限制。所以,我们教师平时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多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

以上是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一些做法及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