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分析

马淑萍

马淑萍

(鹤岗市萝北县肇兴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鹤岗154251)

【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效分析及临床用药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胃黏膜防御机制受损、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临床经诊断分析采用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治疗,总结临床药物药性及药理作用分析。结果:20经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自身状态。结论:从西药药理及相关作用出发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临床应注意对药理作用及药效的观察。

【关键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48-02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病,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的形成有胃黏膜防御机制受损、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胃黏膜防御机制受损、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总结临床药物药性及药理作用分析,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胃黏膜防御机制受损、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临床经诊断分析采用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治疗,总结临床药物药性及药理作用分析,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20~45岁u,患者平均年龄25岁,经诊断20例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标准,临床采用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对其药理及临床用药处理进行分析。

1.2方法

西咪替丁口服:一次400mg,一日2次;或800mg睡前顿服。疗程为DU4~6周,GU6~8周;肌内注射:一次200mg,6小时l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小时1~4mg/kg,一次200~600mg;或用上述溶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一次200mg,4~6小时一次,一日总量不超过2g。

雷尼替丁口服:一次150mg,一日2次,治疗6~8周;口服:一次150mg,一日2次,早、晚饭时服用;或300mg每晚顿服。疗程为DU4~6周,GU6~8周。维持量l50mg,每晚1次[1];

肌内注射:一次50mg,一日2次;静脉注射:一次5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1~2小时),或缓慢静脉推注(超过l0分钟),一日2次或每6~8小时给药l次。

1.3统计学处理

采集临床药物治疗信息,对临床治疗综合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治疗先后评估P值,若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综合的药物适量选择,临床出现的腹疼痛、反酸、嗳气、上腹胀等症状,均得以缓解,得到控制,对药物治疗前后上腹疼痛、反酸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计划采用我院消化内科自行拟定的计划施行,该方法的评估分值以50分满分为上限,下限低于25分表示正常,药物治疗前上腹疼痛评估41.5±2.29,药物治疗后上腹疼痛评估21.5±2.29,治疗前反酸评估32.5±2.25,治疗后反酸评估20.5±2.25前后对比值差距大,有明显区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H2受体拮抗药。该类药物能阻断组胺与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缓解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本组研究的20例患者均采用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进行治疗,通过对药物药理及药效的分析采用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现就西咪替丁与雷尼替丁两种药物药性进行分析:西咪替丁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组胺、分肽胃泌素、胰岛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慢性结肠炎,带状疱疹,慢性荨麻疹等症[2]。对抗病毒及免疫增强有一定的作用。临床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应注意: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器质性脑病、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慎用;长期用药或加大剂量时可出现:男性乳房肿胀、泌乳现象、性欲减退、腹泻、眩晕或头痛、肌痉挛或肌痛、皮疹、脱发等;偶见精神紊乱、咽喉痛热、不明原因的出血或瘀斑以及异常倦怠无力、粒细胞减少或其他异常血象。

雷尼替丁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迅速,1~2小时血药浓度即可达峰值,在体内分布广泛,且可通过血脑屏障。30%经肝代谢,50%以原形自肾随尿排出。口服后半衰期为2~3小时,与西咪替丁相似。口服易吸收,且不受食物及制酸剂的影响。服药后1~3h达血药浓度高峰,消除半减期为2~2.5h.蛋白结合率为15%,绝对生物利用度约50%。

雷尼替丁经吸收后绝大部分经肾排泄,从原尿从排出量低于45%,西咪替丁不影响肝药酶生物转化,故不干扰华法林等依靠肝药酶代谢的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3]。经药理作用显示雷尼替丁在体内可降低安定的吸收,有效的控制安定在血中的药物浓度,一般可控制降低25%,药物服用间隔半小时,雷尼替丁对肝脏血流量有控制效果,经利多卡因等药物合用后可降低代谢影响的药物作用,延迟这些药物的起效时间,增强这些药物的作用。

经本组20例患者用药分析显示,雷尼替丁与西咪替丁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有显著疗效,有效的控制胃酸分泌,对治疗前后上腹疼痛、反酸进行对比分析,药物治疗后上腹疼痛、反酸评估低于治疗前,两项指标显示,前后对比值差距大,有明显区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滕中林.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3,35:296-296.

[2]李益农.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01):13-15.

[3]吕静.四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09,15(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