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提高检验临床服务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提高检验临床服务水平

黄世若

黄世若(广西钦州浦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浦北535300)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368-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检验科的检验结果。据有关报道,临床检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的60%以上[1]。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临床服务水平,并涉及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检验医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是提高检验对临床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

1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临床总希望检验科能给他们最快而确切、有效的结果,而检验科总希望临床能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技术、新项目的脚步。结果由于相互之间沟通欠佳,造成相互不理解甚至产生矛盾。而检验科加强与临床的主动联系与沟通,可促进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也可从临床方面获得许多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完成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并可不断地推进新项目和新技术的开展,而临床通过与检验科的沟通和联系,也可从检验医学中获得许多有诊疗价值的证据和信息,从而提高诊断水平,指导治疗。因此,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既有利于检验医学的发展,又能提高检验对临床服务水平,适应当代医学的发展。

2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方法

2.1检验科应该主动向临床说明检验前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因为除了检验科准确操作之外,患者的生理、情绪、运动、药物、饮食、体位、标本的采集、处理及贮存等诸多因素也会影响检测结果[2]。为了避免或者减少检验前质量的影响,检验科应主动向临床告知在采集标本时应从生物学、采血方式(时间、姿势、部位)、标本运送、贮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做好检验前质量保证工作。如:要测血液流变,应告知清晨空腹采集标本且要足5ml;要做大便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3天,要及时检验,以免降低敏感度等;输液的患者,告知一定不可在输液的同侧采血,更不允许利用原有的留置针头采血;还有采血时,告知止血带不能扎得过紧和时间过长或混匀标本及送检时不能用力剧烈振动,否则可导致标本溶血。做尿检验时,应告知以清晨第一次尿的中段尿样最佳…..等等。

2.2检验科应主动向临床讲解新项目、新技术,新方法等帮助临床对疾病进行诊断。如:血细胞分析,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提供20多项参数和直方图,但一些临床只知道以前手工做的WBC、HGB、PLT等简单几项检测结果的意义,对其它如:RDW、PDW等项及图表的意义了解非常少。又如:由于临床不申请开厌氧菌培养,一旦送检的脓液培养结果说未生长细菌时,临床则认为检验科技术欠佳,其实很可能是厌氧菌感染。而医生未申请做厌氧菌培养所致。因此,检验科深入临床,告知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等,使临床全面了解检验科开展的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就可以客观、科学地分析检测结果,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有目的地选择检验项目,达到全面诊断的目的。

2.3检验科应向临床做好检测结果分析和沟通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经常会接到临床的投诉,主要是检测结果不支持临床诊断,临床对部分检测结果提出质疑。如:有临床检出患者的血清钾为7.6mmol/L,却没有任何高血钾症状,经了解原因是护士在抽血后的16小时才送检所致。又如临床收治的一位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血小板检测只有12×109/L(100×109~300×109/L),由于检验科做好了结果分析及时与临床沟通,对患者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检测,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由此可见,检验科向临床做检测结果分析和沟通工作非常必要。应主动到临床查看病人或病例,对检验过程中的可疑结果进行调查核实并与临床进行沟通,达到促进检验与临床和谐,共同进步的作用。

2.4临床应主动和检验科沟通联系。如果临床发现有关检验结果不支持临床诊断,应及时与检验科联系,将有关情况反馈给检验科,共同查找出原因,以便及时对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和处理。临床不但要有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还要深入到检验科去了解检验科开展项目、临床意义、注意事项、标本的影响因素等等。可以邀请检验医学专家做讲座,也可在进行病例讨论时应邀请检验科人员参加。检验科应接受专业培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临床会诊,学习临床知识,听取临床医生对检测结果的评价,回答临床医生的提问,认识到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讨论不仅活跃氛围,还可以互相交流知识,加深互相理解与支持,促进临床与检验科的合作与沟通。

总之,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为临床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使临床能得到最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指导诊治工作,为临床解决问题。因此,加强检验科为临床沟通服务意识,提高检验对临床服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胡礼仪综述,徐庆雷.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