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皮英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6月~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新生儿静脉采血均采用脚后跟穿刺法,穿刺深度及力度保持一致。两组新生儿均给予28d的连续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症状、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新生儿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具有十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综合疼痛干预;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新生儿监护过程中,每个新生儿均需接受足底采血、穿刺、肌肉注射等侵入性操作,这些均会引起比成人更持久更强烈的疼痛感知。近些年,医学技术发展逐渐加快,家长和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自身感觉的舒适也更加重视起来。不少医院仍在沿用襁褓包裹等常规护理方法,然而并没有产生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研究表明,综合疼痛干预对新生儿的疼痛缓解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了80例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疼痛干预,观察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等临床指标,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6月~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新生儿均由其母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对多种药物过敏、正在接受相关治疗且极有可能影响本研究观察指标或具有严重肝肾疾病的新生儿。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0.1~0.3d,平均(0.2±0.1)d;胎龄37.2~41.0周,平均胎龄35.78±2.25周;体重3.1~4.8kg,平均体重(2800.00±6.45)g;15例为早产儿。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0.1~0.3d,平均(0.2±0.1)d;胎龄38.0~40.8周,平均胎龄35.88±2.75周;体重3.1~4.6kg,平均体重(2950.00±5.25)g;17例为早产儿。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胎龄、体重及早产与否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均接受为期28d的连续护理。对照组新生儿保持屈曲体位,并给予其襁褓包裹的常规护理。此外还需给予新生儿室内照明或自然光线等照光治疗。观察组综合疼痛干预护理方法则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静脉采血脚后跟穿刺护理:确保每次穿刺深度及力度一致,给予新生儿安慰奶头,缓解其疼痛感。致痛前也可给予新生儿2mL的12%~24%的蔗糖水。

(2)治疗与喂养护理:观察组40例新生儿均采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合理添加辅食,给予新生儿预防注射。视产妇具体情况,尽量给予新生儿母乳喂养,促进机体免疫力的增强。为避免缺少母乳的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现象,可给予其少量的葡萄糖液。

(3)抚触护理:新生儿进食1h后,护理人员可视情况给予一定的抚触护理,即使用指柔发对新生儿的头部与背部进行按摩,使用挤捏法对新生儿四肢进行按摩。在抚触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引导产妇或家属在一旁观察学习。

(4)环境护理:科室应安排专业清洁人员每天打扫新生儿沐浴室与病房,并做好消毒工作。为避免新生儿出现感染,护理人员需控制好病房环境温度与湿度。

(5)护理人员管理:护理工作需从新生儿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了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给予新生儿更加全面且细致的照顾,科室应选拔具备丰富护理经验与熟练护理技术的护理人员。除护理技巧外,护理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耐心。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有临床症状、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不良反应等。护理28d后,对2组新生儿的疗效进行判定。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新生儿面部肌群活动加以观察来进行疼痛分度,并参照《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来总结分数。疼痛分度主要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5分者为轻度疼痛;5~7分者为中度疼痛;>7分者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9.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值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2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

2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后,2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不良反应观察

经过观察与分析,2组新生儿未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主观感受即我们常说的疼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疼痛这一生理心理活动较为复杂。新生儿尚无法自我表达出对疼痛的感知,但医护人员可通过新生儿的表情、各种指标和行为活动等来进行疼痛评估,如新生儿调节能力失衡、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协调能力差等。近些年,如何有效缓解新生儿在护理过程中的疼痛感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将80例纳入研究的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疼痛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新生儿康复质量大大提高,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曾超,蒋奇云,陈朝阳,徐敏.心率变异性分析在新生儿疼痛检测中的应用[J].物理学报,2014,63(20):387-395.[2017-09-22].

[2]穆国霞,王松,李胜玲.非营养性吸吮缓解侵入性护理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6):4192-4196.[2017-09-22].

[3]黄云丽,叶永青,黄东明,吴巧珍,施玉麒,王维琼,梁淑英,陈朝霞.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08):709-711.[2017-09-22].

[4]张宝华.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22):49-51.[2017-09-22].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09.22.024

[5]朴海善,王松,李胜玲.袋鼠式护理缓解侵入性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Meta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58-1163.[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