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胃管置入法在早儿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改良胃管置入法在早儿中的应用

陈翠卿

陈翠卿(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梧州5430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439-01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留置胃管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入住我科需管饲喂养的早产儿85例,经口留置胃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法: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直接经口留置胃管,按传统方法固定胃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胃管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低于对照组,胃管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胃管固定效果好。

【关键词】早产儿改良胃管置入

早产儿由于吸吮能力弱,一般需要管饲法喂养。鼻胃管较口胃管容易固定,但会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临床上多采用经口留置胃管。早产儿吞咽能力差,直接经口留置胃管容易出现胃管反折口腔,导致插管失败,且口腔分泌物较多,固定不好引起胃管脱落,而反复插管易致粘膜损伤及水肿,增加患儿痛苦,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我科从2010年9月开始给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胃管脱落,减轻了患儿的不适与痛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入住我科需管饲喂养的早产儿85例,男45例,女40例,胎龄28~34周,出生体质量1500~2300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两组所用胃管均为扬州市邗江华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一次性硅胶6号胃管,胶布为3M公司生产的丝绸胶布,石蜡油、一次性婴儿塑料口咬等。

1.2.2插管方法对照组按《新编基础护理学》鼻饲法[2]中插胃管法进行操作,经口插入胃内后,在口角旁和同侧脸颊处用1根胶布交叉固定胃管;观察组把塑料口咬置于患儿口腔内,胃管从塑料口咬的圆孔内穿过插入胃内后,将一条约1.5cm宽的丝绸胶布从中剪开(末端2cm不剪开),未剪开这一端贴在患儿面颊部,剪开的两条胶布分别绕胃管1周后贴于鼻、唇间和下颌皮肤即可。

1.2.3评价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一次插管成功例数,发生呕吐、呛咳、反折口腔及胃管脱落情况。

1.3数据处理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低于对照组,胃管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早产儿鼻腔狭窄,鼻饲管经鼻腔插入时可因一侧鼻腔堵塞而影响患儿呼吸,长期反复经鼻腔插管易损伤鼻腔黏膜,且插管时患儿哭闹,胃管易误入口腔造成插管失败,增加患儿的痛苦和不必要的护理工作负担[3],经鼻留置胃管会加重气道阻塞,对其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4],由口腔插管则可避免这些不良影响。经口腔插管代替鼻饲喂养患儿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容易使胃管反折口腔,导致插管失败。如何提高插管成功率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改良后的插管方法将口咬放置于患儿口腔内,操作者一手固定口咬,一手将胃管从其主体的圆孔中通过,直接通过咽喉部插入胃内,有效解决了胃管反折口腔的问题。在插入胃管过程中,塑料口咬起着引导胃管,快速顺利插管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插管的一次成功率。留置胃管后,固定是关键。经口腔插管患儿,口腔分泌物多,再加上患儿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影响了胶布粘贴度,传统方法固定胃管需反复更换胶布,增加意外脱管的风险,而新的固定方法由于胶布固定从面颊部延伸,剪开的两条胶布分别绕胃管1周后贴于鼻、唇间和下颌皮肤,牵拉力量由面颊、鼻、唇间皮肤和下颌皮肤共同承载,使胃管固定更牢固,避免了胃管的脱落。观察组中的1例胃管脱落是由于患儿的手未固定好而将胃管前端抓出口腔。

临床实践证明,改良的早产儿胃管置入法既不影响患儿肺功能,又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延长胃管留置时间、减轻了患儿的不适与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8;390;1007.

[2]姜安丽.新编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6-300.

[3]李小燕.新加坡医院经口腔插管代替鼻饲喂养患儿.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99.

[4]王晓蕾.经鼻留置胃管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