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培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浅析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培育

王菊红

王菊红阳泉煤业集团培训中心技工部045000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职学生法律现状入手,通过对法律意识必要性的论述,提出了培育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育

法律意识是关于法律的意识,它既是一种社会概念,更是一个思想概念,其指向是人们对现行法律的理解和诠释,包括对法律内容和制度的了解,也包括对法律内容和制度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以及对自己行为从法律意义上的评价和理解。中职生法律意识就是中职生在法律这一领域的思想和思维的总和。法律意识是建构法治国家的灵魂,是培养人们守法自律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来源,它是人们综合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对中职生而言,法律意识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一、中职学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一)中职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中职学校是以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法律教育只是作为公共学科来开设,由于课时量小,法律教学只能蜻蜓点水,学生的法律教育无法深入,学校法律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导致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二)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从法律的高度去认识

中职学生由于是中考失败者,追溯其中考失败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在校期间具有很多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作为初级学校只从纪律的角度对其教育,并未从法律的高度对其约束和管理。

(三)中职学生法律观念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有部分学生认为,权可以大于法,有权有钱阶层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之约束。有很多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么选择沉默,要么选择暴力应对。

二、培育职校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是职校生健康成长和将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

职校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生活的很多看法还不成熟。职校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二)培育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构造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校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法律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失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更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法律素质,促进其全面成才。

三、培育中职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想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就应通过“三化”,一是教化,即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来丰富中职生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二是默化,即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健康的网络等各种环境对中职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三是内化,即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使中职生所学的法律知识能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转化为自身的法律能力。

(一)树立综合素质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可能有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实践行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经济的竞争和合作日益加深,知识经济的端倪已经凸显,这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但要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等综合素质。因此,应继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意识。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任何不尊重和损害别人权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在学校法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采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来规范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使学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与爱心、精神愉快又放松的环境里。同时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应该满堂灌,而是讲方法,讲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学法用法的实践活动,把法制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三)改善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模式上,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应注重法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授之以应鱼,不如授之以渔”,把案例教学贯穿始终,案例应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讲解他们所关心,注重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共鸣,并提高他们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力求用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要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于法律基础教学,将教学内容和典型案例制成多媒体课件,增强其直观性,主动接受教育,增强教学的效果。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治校,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通过法律、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纪律约束规范师生的行为,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纠”,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使法律的权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并产生强烈的法律效应,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职校生法制律教育的需要。

2、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设施和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民主法制思想,如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电视以及校报等工具及时的传播法律知识,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墙报、宣传栏等开展校纪法规的学习宣传,定时曝光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处理结果,及时宣传表扬在学法、护法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同时要拓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听专家讲座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而且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比从课堂中学到的产生的效果会更好。此外,还可以广泛关注“今日说法”,“法律讲堂”之类的法制节目,阅读参考法律书籍。这些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人生初期可起到“开天辟地”的导向作用。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场所,对学生的最终成才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现在,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少数家长从溺爱发展到纵容,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同时又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相抵触。因此,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极强的法律观念迎接人生的挑战。

总之,提高职校生的法律意识非常重要,非常紧迫。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法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法律教育大环境,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才能造就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谢尚果.大学生法律意识研究及提高的途径

【2】阎弘宇,杨海燕.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培养【J】教育纵横,2006(12):55-56

【3】孙晓楼.法律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