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

陈月琪柯奕治杨淑云林巧燕

(福建泉州安溪县医院3624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普通外科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普通外科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普外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5.1%,对照组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普通外科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综合护理干预;普通外科;效果

阑尾炎病变的长期存在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以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穿孔、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等最为常见[1]。本文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普通外科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6月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发病时间1-9小时,平均3.5±0.8小时;年龄19-67岁,平均35.6±5.4岁;观察组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8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3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发病时间1-11小时,平均3.9±0.7小时;年龄19-63岁,平均35.1±5.6岁。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普外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术前:对病情进行询问,并初步进行评估,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指导实施胃肠减压,使患者掌握正确咳嗽、排便的方法,嘱咐患者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对其心理状况进行了解,说明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其积极配合;术前保持禁食、禁水,不需灌肠以免发生阑尾穿孔;准备好手术器械和设备。②术中:注意遮盖隐私部位和保暖,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避免受冷;协助操作者对阑尾进行寻找并切割,将引流管插入。③术后: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状态,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发生倒流;对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水平进行监测,询问恶心、呕吐、腹胀情况,出现不适感要及时处理。④并发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及时彻底的消毒,并对引流袋进行更换,以免发生感染;如果血压骤降、体力不足、引流量过大,需要高度怀疑术后出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急救处理;对症状变化进行观察,有高热、腹痛腹胀发生的时候,要高度怀疑腹腔脓肿,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并积极引流。

1.3满意度评价方法

满分为100分,超过80分为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按照上述标准,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在出院当天进行调查[2]。

1.4观察指标

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对护理满意度。

1.5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并以(x±s)的方式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住院时间

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6±0.91)d和(5.10±0.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1%,对照组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X2=4.45,*P<0.05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普外科中最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急腹症,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水平已经接近10%。患者在发病之后会有恶心、呕吐、阑尾点压痛、转移性右下腹痛等等症状出现,手术结合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3、4]。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更加充分的说明,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普通外科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银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237.

[2]陆美华.6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197-198.

[3]任攀红,石亚群.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496.

[4]董楠男.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