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学生就是温暖自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包容学生就是温暖自己

马吉利

马吉利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大柳中学442529

一次,我到一个班讲公开课,当我和许多听课老师(包括校长)一起走进这间教室时,学生们正在你追我赶地嬉闹着,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粉笔灰。老师们不由得面面相觑,神色尴尬而慌乱,谁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我对老师们点点头,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的粉笔,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桌上的粉笔灰。教室内顿时鸦雀无声,片刻的寂静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场所有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首先,我请大家回顾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个叫赵强的学生身上,也许是因为他另类的发型太引人注目了吧。赵强声音结结巴巴的,一连几次都没把一段话说通顺。而我却不断地鼓励他:“不急,再试试!我们相信你能行!”迎着大家鼓励的目光,赵强同学居然叙述得出奇的精彩!我带着骄傲的目光说:“我说的没错,你能行!”

中间,我安排了分组讨论。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坐在后排的一个叫柯亮的学生却埋着头一言不发。我走到他的跟前,亲切地问:“你不舒服吗?怎么不讨论呢?”柯亮是一个直性子,直截了当地说:“我是班上公认的双差生,分组讨论时没人理我呀!”我友好地拍拍他的肩膀,坚定地说:“你真诚、坦率、可爱,老师喜欢你,我和你一起讨论吧!”

后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大声地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柯亮同学发表看法!”柯亮站起来,大大方方地走上了讲台,说出的答案响亮而正确。教室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许和惊羡的目光。

离下课还有10分钟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转过身写板书时,有一团亮光在黑板上的字里行间闪烁着。原来是有人在底下照镜子,教室里有了低低的议论声。这时,我转过身来,面带微笑地说:“请大家以镜子为线索,说说你悟出了哪些哲理?”恰似平静的湖面落下了一块石头,教室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同学们一个个晃动着脑袋,凑在一块儿开始议论,气氛相当热烈。“我想到了联系的观点,平面镜有反射作用。”“我想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每个人照镜子时,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想到了物质的客观性,漂亮的人映在镜中是漂亮的人,丑陋的人映在镜中是丑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最后,我意味深长地说:“大家的回答非常精彩,你们的答案也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你们学会从生活中领悟哲理了。此时,我想到的哲理是:要学会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每位同学都是可爱的,映在镜中都是美丽的,十六的花季,每个人都是一朵独特的花。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唯一的办法是从内心给自己增加美丽。比如,我们认真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面对心中的目标永不言弃,一次次地努力、拼搏,一次次地改正身上的缺点、不良习惯……等到有一天,即使年华老去,但因为拥有广博的知识、良好修养、宽容的心态,我们的心灵永远都是美丽而充实的!”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这堂课中,素不相识的师生配合得十分默契,在轻松、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中,那些在我们眼中无可救药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次又一次地在思考、顿悟、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课后,我不禁想,如果本节课我没有在“巧”字上动心思,习惯于直截了当地批评学生,表面上,课堂秩序恢复了,但学生的内心深处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师生关系僵化,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我却不愠不怒,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用“和煦春风”巧妙地提醒学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驾驭课堂局面,调控学生情绪,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一个人的一生中,父母无法选择,容貌无法选择,高矮无法选择,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法选择学生。怎样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我们教师接手一批新的学生时,学生都怀有同样的心理,即排斥和提防陌生人。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真诚的微笑是认识人、与人沟通的第一张名片、第一次温暖交流。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责任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唯一途径。宋代诗人苏轼说得好:“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它启示我们:只有共鸣,才会有美妙的琴声。同理,当教师与学生达到心心相通、彼此理解的时候,教学才会达到美妙的境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学会“蹲下来看学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如果能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很多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也会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构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合作意味着参与,师生有一种共同的体验。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共享其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寻找生命的感觉,因为一个人进入过某种叙述的时间和空间,他的生活可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在学生叙述时成为倾听者和沟通者,并适时鼓励和引导学生,使孩子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这是走进学生心灵很好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