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1

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李爱红

李爱红(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心医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目的探讨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1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组74

例患者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治疗,不给予吸氧治疗,在观察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74例患者另外给予吸氧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2个疗程后的

肺功能。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FEV1和FEV1/FVC均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极显著的改善患

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057-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1]。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病人数多并且死亡率较高等特点[2]。临床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甚至到了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或者食欲减退。虽然这种病是缓慢进行性的发展,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当急性发作期过后,虽然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但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COPD会经常反复发作,出现各种心肺并发症[3]。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我院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诊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吸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以同期仅采取常规治疗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治愈率。

1临床资料

选择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诊的1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治疗对象,其中男86例,女60例,年龄在33~71岁之间,平均年龄(59.07±10.13)岁;全部患者均无急性的鼻咽部疾病;治疗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治疗组患者男性43例,女性30例,年龄33~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9±10.09)岁;对照组患者男性43例,女性30例,年龄34~71岁之间,平均年龄(58.99±10.34)岁。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即保持所有患者的气道通畅,均给予常规的解痉平喘、止咳祛痰以及抗炎治疗,建立静脉通道以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的平衡以及营养支持。

2.2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取吸氧治疗,具体参数如下:均采取墙壁管道双鼻道吸氧管给氧的吸氧方式,氧流量约为1.5L/min,氧浓度为29%。

2.3检测方法

两组的每个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测量指标包括第1秒全力呼气量(FEV1)、第1秒全力呼气量占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FEV1/FVC)。

3治疗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FEV1和FEV1/FVC均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

结果见表1;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总结见表2。

表1.2个疗程后肺功能对比(x-±s)

注:治疗组A与观察组◆比较P<0.01,◇比较P<0.01。

表2.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总结

4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会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咳出的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呼吸困难或者气短,并逐渐加重,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COPD严重时可产生精神症状,可引起焦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极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国安,蔡柏蔷,许景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身效应[J].Basic&ClinicalMedicine,2011,31(10):1177~1179.

[2]杜敏,张伟.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的关系[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54~1756.

[3]HongweiYao,IrfanRahman,CurrentconceptsontheroleofinflammationinCOPDandlung

cancer[J].CurrOpinPharmacol,2009,9(4):37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