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抽血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门诊抽血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闫斌李方朱惠平

闫斌李方朱惠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护理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了解我院门诊抽血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标准预防流程,为护士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关键词】抽血护士针刺伤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85-02

门诊抽血室作为医院门诊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第一线,而针刺伤在抽血工作中经常发生。门诊采血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抽血、拨针等工作频繁而重复,发生针刺伤的概率较高。抽血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等病人的血液标本,而在抽血室工作的护士约有1/3的人员都曾有被污染针头刺伤的经历,遭受针刺伤的部位以手为主。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务人员医院内传播HBV、HCV、HIV等的重要途径[1]。门诊抽血室是容易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高危场所,故抽血室护士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的风险更高。为了抽血护士的职业安全及暴露防护,现将临床工作中的预防体会总结如下:

1抽血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1.1抽血环境的影响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日门诊病人采血为1200多人次,每位病人都有3-5管血液标本。我院的抽血地点狭窄,抽血病人多,抽血检验项目繁杂,病人流动大,空气污浊,很多病人病因不明,又不能及时对空气进行消毒,再加上护士自身因素:如生理期,抽血护士几小时不能上卫生间,这些因素均影响抽血护士的身体健康。

1.2采血针头刺伤:在采血操作过程中,分离采血针及将污染采血针放入利器合过程中;在试管负压不足时,抽血护士用注射器抽吸试管负压的过程中,如护士操作不当,及有可能被污染针头刺伤;再加上投放污染针头的利器盒开口设置不合理,开口过小,不利于染污采血针的投放。抽血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研究表明,被空心带血的针头刺伤而感染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为6.0-30.0%,感染丙型肝炎的可性为1.8-10.0%,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为0.13-0.49%。[2]我国目前人口中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0%左右[3],防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预防职业伤害的主要方面。[4]

1.3血液标本外溢:在采血过程中,由于采血针质量问题,针头衔接部位及采血针胶套常因缩不完全,导致血液标本外溢;病人按压针眼不当,导致针眼出血,若抽血护士不戴手套操作,当抽血护士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血液标本不同程度污染操作护士的手,与带有HBV、HIV、HCV等病人的血液接触,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1.4静脉抽血流程执行不到位:静脉采血用物设置不合理,抽血护士静脉采血操作不熟练,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工作忙乱时未将污染采血针投入利器盒。

2抽血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2.1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加强抽血室护士业务技术培训,规范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培养抽血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定期举办感染控制知识,HIV/AIDSA相关知识及防止职业暴露知识培训,通过普及标预防知识来杜绝针刺伤的危害。增强职业安全及自我防护意识。

2.2加强手卫生消毒管理:为保护病人及采血室工作人员,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做完每次操作后都应用手消液消毒双手。抽血室发生针刺伤多发生在手指,所以戴手套进行护理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手套是第一道防线,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这数据证明了戴手套的重要性,在操作中如遇有血液标本外溢污染手部时,应脱去污染手套,洗手后再更换手套。

2.3加强对污染采血针的管理:抽血室发生针刺伤,一般都在操作后,丢弃采血针对发生,这是因为存放污染采血针的一次性利器盒开口过小,不利于染污采血针的投放或投放过多污染采血针后,针头暴露在利器盒投放口,易刺伤采血护士的手。通过观察在使用一次性利器盒时,勿关闭盒盖,当利器盒内污染采血针达到2/3满时,再关闭利器盒,这样能有效防止针刺伤。

2.4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抽血室护士工作繁忙,在上午8:00-11:00的高峰时段,要完成大量血液标本采集工作,保证标本质量,避免病人排长队,抽血护士紧张度增高,在忙乱中发生针刺伤的危险性更大。有研究表明,繁忙的工作环境,超时工作与锐器伤发发生成正相关。[5]管理者应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置,工作安排上应充分保证抽血护士的人力资源,工作中做到人性化管理,及时了解护士的生理卫生及身体情况,有问题给予及时解决,为抽血室护士创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2.5锐器伤后的正确处理:一旦发生针刺伤,首先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用一侧手立即从近心端挤压伤口旁端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同时用肥皂和流动清水清洗受伤部位,再用安尔碘消毒包扎伤口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做好暴露后血液检测及定期随防工作。

护士是临床护理最基层的工作者,是最多经皮肤和粘膜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人群,也是发生医疗锐器伤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6]。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医源性感染,为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标准有效的预防流程,从而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25-526.

[2]汪会,李武平,付菊芳,职业性针刺伤患者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及其防护研究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40-42.

[3]左凤林,陈天芬,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调查与思考,中国护理管理,2006,6(5):24-25.

[4]秦小平,王兰英,李爱萍,271例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操作调查分析及建议,中国护理管理2008(9):53-54.

[5]BeekmannSE,VanghnTE,MccoyKD,etal.Hospitalbloodbornepathogensprograms:programcharacterizationandbloodandbodyfluidexposurerates.InfactControlHospEpidemiol,2001,22(2):73-82.

[6]PuroV,CalriGD,petrosiloN,etal,RiskofexposuretobloodborneinfectionforItalianhealthCareworkers,byjobcategoryandworkareaJ.IntfectControlHospEpidemil,2001,22(4):2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