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让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孙璟1许忠浩2

孙璟1许忠浩2

〔摘要〕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生物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贯彻生活化教学,本文通过实例来阐述如何把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

〔关键词〕生物课堂生活情境生活化比喻生活实践

在中学课程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而传统教学方式又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生物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生物课堂更加提不起兴趣。如何让生物课堂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重视呢?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而新课改也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那么,我们如何把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呢?

1依托生活体验,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与课本知识巧妙联系,让生物课堂成为学生认知世界的桥梁。比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时,可例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你连续磕带盐的瓜子时,口腔和唇的黏膜有什么感觉?在做凉拌西红柿这道菜时,加入了糖,为什么会有很多汁液流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为什么呢?喝果汁饮料,汽水真的能解渴吗?卖菜的小贩会往萎蔫的叶片上洒水,这是为什么?烧苋菜汤时,水全变色了,而清水洗苋菜时,水并不变色,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兴趣。再比如在讲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提到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发高烧时为什么会感觉浑身无力,食欲不振?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引起空调病,分析空调病的原因?有人到青藏高原后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高原反应,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通过引入生活片段创设生活情境,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而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2对抽象知识采用生活化的比喻引导学生理解

中生物教材很多内容枯燥难懂,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除运用模型,多媒体课件外,采用生活化的比喻使之通俗易懂,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如:①酶与底物的结合,就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具有专一性。②我们可以将DNA的双螺旋结构比喻成螺旋状的楼梯,DNA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相当于楼梯的扶手,碱基对相当于楼梯的台阶。③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可打一个比方,医生给病人开药,分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药片,每种药品八片,每次服药需服用五种颜色药品各一片,这就相当于一个染色体组,这里一共是八个染色体组。④将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比喻成一摞硬币堆叠而成的。⑤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喻成上下坡,自由扩散就像下坡,协助扩散就像骑自行车下坡,而主动运输就像骑自行车上坡,这里的上坡相当于逆浓度梯度的运输,自行车相当于载体蛋白,上坡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用这些生动的比喻使相对枯燥抽象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并深刻记忆。

3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让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现行生物教材是2004年编写的,距离今天已经11年了,很多知识是陈旧的,信息也是相对滞后的,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有效挖掘学科与生活相结合的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新闻中的生物学知识,善于利用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影视传媒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丰富教材,充实课堂。比如:在《细胞的癌变》一节中,我们可以介绍姚贝娜,陈晓旭,傅彪等影视明星身患癌症的例子。在讲《生态环境的保护》时,可以播放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片段,以及北京雾霾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讲《基因工程》时,列举出很多转基因食品,并与学生共同关注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讲到《免疫调节》时,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素材,有关艾滋病的介绍与预防知识,以及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的图片和例子,还有器官移植的新闻报道等。

4学以致用,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为主,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以致用,让生物学知识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比如:在学习完《植物的激素调节》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塑造造型独特的盆景,要求学生设计并操作,一段时间后评比展示。在学习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或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在学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后,让学生课后亲手制作葡萄酒和泡菜,学生非常兴奋,饶有兴趣的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刻理解了相关生物学知识,同时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和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学习完《人类遗传病》后,可以组织学生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方式,通过实际调查,培养学生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各种实践活动都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巩固,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平时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留意生活中的细节,收集与生物有关的素材,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使生物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1:安徽蚌埠市铁路中学

作者单位2:安徽蚌埠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