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 2

早期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胡久叶周青敏黄莉何寄望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早期ERCP治疗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并发症以及转外科治疗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等指标恢复时间均快于参照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转外科治疗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结论:早期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显著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早期ERCP;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保守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是由胆道感染、胆道蛔虫以及胆石症等引起,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且具有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对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故为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必要。本文为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对我院近三年的部分患者实施早期ERCP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汇总: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分析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早期ERCP治疗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0例、36例;年龄在29--74岁之间,平均(56.4±4.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63h,平均(18.2±3.1)h。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35例;年龄在30--76岁之间,平均(57.1±4.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60h,平均(18.0±3.3)h。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对比。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中的诊断标准,并结合B超、CT等检查结果被确诊。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抑制胰酶、抑酸以及营养支持等。

研究组予以早期内镜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24h内对患者实施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明确患者胆道情况后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如有胆总管结石,可依据结石大小、狭窄程度、是否嵌顿等情况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并予以气囊、网篮取石。针对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嵌顿的患者,可直接采取乳头开窗术取石。如患者合并化脓性胆管炎或其结石较大时,可先行急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病情稳定后进行EST取石或碎石;所有患者均行ENBD术。

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治疗无效者,需转为外科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胰包膜切开引流以及T管引流等方法。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转外科治疗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整理及统计,各指标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等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转外科治疗率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评定标准。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指标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等指标恢复时间快于参照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t检验结果显示均P<0.05;详细数据见表1。

注:*为与参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比可达15%--50%左右。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血尿淀粉酶升高等[2],且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疾病治疗增加难度。

以往临床对于ABP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以禁食、胃肠减压、扩张胆管、制酸、抑酶、抗炎等为主,但对于病情复杂者,难于获得理想效果[3]。而外科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慢,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随之微创技术的发展,我院主张对ABP患者实施早期ERCP治疗。ERCP属于内镜微创技术,可在内镜的直视条件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探查、诊断及治疗[4]。在ABP患者的治疗中,选择最佳的时机解除胆管梗阻是关键;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中ERCP操作要选择专业、经验丰富的消化内镜医师来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内镜操作风险。对于合并胆管炎、黄疸的患者,在发病后72小时内,宜尽早予以ERCP、ENBD、EST等诊疗,这对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应尽量不为患者实施胰管造影,可行选择性的胆管造影以防止病情加重[5]。对于无鼻胆管置入禁忌症者应行ENBD,能够降低术后胆囊炎、胆管炎的发生率,且对于消化道出血、胆道出血现象也可及时发现,有效减少并发症。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早期ERCP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更快;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外科治疗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对ABP患者实施早期ERCP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ERCP治疗效果显著,对减少并发症少、缩短康复时间均有积极作用,故早期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飞,张洁,牟廷刚等.早期内镜介入干预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10):762-764.

[2]赵露,张丙印,刘丹青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ERCP干预时机探讨及预后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2):132-134.

[3]姜书勇,庄岩.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感染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5-86.

[4]高永忠,金唐林,姚红梅等.内镜联合腹腔镜阶梯性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4):197-200.

[5]齐伟,钱小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与保守治疗的对比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6):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