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会计准则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谈谈新会计准则之我见

刘华国

南宁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广西530200

摘要:2007年实施以来,新会计准则走过了近5年多的历程,其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良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作者谈谈新会计准则的见解

关键词:会计准则体系;见解

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的区别

1.明确了基本准则的地位。新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上具有系统性,与基本准则一起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准则体系。

2.会计目标的变迁。跟01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比较,更加突出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满足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编制财务报告首要的出发点。会计目标也倾向于如实反映观和决策有用观。

3.计量属性的范围扩大。从会计的角度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

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现行会计准则所规范的会计计量属性范围更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改变了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主导局面。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更加谨慎,防止高估资产与收益。

在旧准则体系下对会计要素的确定实行单一标准,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即可。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实行“双重标准”,既要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又要满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缺一不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更加谨慎,有利于防止资产不实,虚增收益局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新会计准则的积极影响

1.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更加重视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新准则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两个要素的相关性作出了要求,即会计信息与经济决策需要相关,突出了报告对决策的有用性,彰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比如新准则有一条就曾提到,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要与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相关,以方便企业决策者或者使用者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为其融资、投资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这样做更有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否值得依赖

所谓可靠性,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相一致,是否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通过该会计信息的分析,对企业作出决策或者对企业进行投资,根据已有的投资经验或投资理论,会给决策者或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收益,而不是亏损。新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问题就曾多次提到,这也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也是对会计信息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新会计准则着力遏制传统利润操纵手段

上市公司对企业利润的操纵手段主要有:通过下属公司、子公司或者合作伙伴进行企业间的关联交易,大力增加成本费用支出,减少利润空间,进行避税操作;对会计政策进行扭曲理解,钻会计准则的空子,实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进行冒险的会计操作行为;再就是在一些避税港国家或地区进行公司注册,以相关会计操作手段进行避税;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虚报资产或利润,以此为抵押进行相关贷款融资活动,骗取社会资金。

4.新会计准则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督功能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在市场上的融资能力,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监督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与监督者,均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及其操作规范,以便更好地为上市公司乃至广大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决策与监督建议。

三、新会计准则的消极影响

1.上市公司对资产折旧年限的可“随意"变更不利于有效征税

在企业资产折旧或摊销年限方面,新旧会计准则均没有进行明确的限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需要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将本可以长期折旧的资产进行短期折旧,以抵补费用,减少利润金额。特别是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更为企业的随意操作提供了空间,特别是金额上的确定方法还没有制定出来,企业可以随意捏造其研发成本并分摊到历年去摊销,不利于税收的征缴。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指引上市公司进行借款费用利润操纵

新会计准则支持企业将其借款产生的利息支出等费用计入资产,一方面夸大了企业的资产,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名义利润率,而且新会计准则不仅仅把借款费用如此处理,还将企业投资的固定资产、房地产投资以及存货等不确定性的资产计入企业资产科目,对于企业进行逃税避税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3.企业内部研发费用的不易核算为企业不规范操作带来方便

上市企业进行研发的费用难以合理的核算,对于此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使企业会计处理的关键所在。企业可以借此提高其研发费用,从而将企业利润隐藏于此,利润的减少也就相应地减少的税费的支出。而且研发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某项研发的失败,可以使其研发费用随之而去,为企业调控利润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手段。

4.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仍然留有可供操作的空间

应收账款、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和委托贷款的减值准备项目,在新会计准则的八项减值准备项目中,没有具体规定计提的比例,存在全额计提或大比例计提的操作空间,为企业在会计科目上做手脚提供了空间,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的缺陷也会助长此种风起的蔓延与传播,不利于我国税收的征缴。

四、政策建议

1.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固定企业相应资产折旧年限

固定企业资产折旧年限可以防止或者降低企业进行相应利润调节的能力,当然,也不能一刀切地对所有企业规定一样的折旧年限。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比如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为标准,也可以大中小型企业为标准,还可以资产的本身性质或特点为标准。

2.限制企业计入资产的科目类型

也就是说对企业计入会计科目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不得随意添加与删减相关科目,防止企业将本应税后扣除的科目计入税前扣除,防止企业夸大成本费用支出,恶意减少利润金额,防止其进行非法的逃税漏税,对其相关行为要进行严格的处罚与监督。

3.规定无形资产计入管理费用的比例

完全将无形资产支出排除在管理费用之外是不可行的,如果完全计入管理费用则有可能给企业进行会计运作的可能,造成税收的流失。本文认为应该是当去一定比例的无形资产支出计入管理费用,既然不能防止,我们就尽量将其消极影响降低。

4.严厉惩罚虚假计入减值准备的企业

减值准备本为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流动资金或准备金,不少企业以此为会计处理相关隐性支出的手段,以此逃避税收,对于此种行为,一经查出应给予严格的制裁,使其不再、不敢进行此种行为。

5.鼓励各方的积极监督

在完善会计准则的同时,不仅要严格要求企业内部的合规化管理,还应注意内外部监督的辅助作用。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鼓励内外部各方的实时监督,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以及纳税意识,做到合法合规合理的经营,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达到合理的契合点。同时,对于监督出现的问题不应一罚了之,还应积极的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良好的经营思路与理念。

总之,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能给企业和社会待了诸多好处,而在其另一方面则存在着消极的影响,给社会税收造成损失。在今后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应着力发挥企业会计信息与会计科目制定的积极影响,限制或消除其不利影响,做到既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又为社会的利益着力。相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会不断的完善,我国企业的发展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小景.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

[2]韩文贵.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