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成药五味石榴丸防治疾病作用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藏成药五味石榴丸防治疾病作用机制

尼玛扎巴

尼玛扎巴

(西藏藏医学院附属医院副教授西藏拉萨8500001)

【摘要】目的:藏成药五味石榴丸体现藏医治疗原则中的“治本”思想,在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预防疾病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藏医药学著作《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为依据,阐述五味石榴丸的组成药物及药材分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特点。结果:五味石榴丸不仅是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方,还是肺水肿、胆石症、胃火虚引发的各种重症疾病的基础药方,同时对预防保健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本成品药方的临床广泛应用体现了藏医提倡和注重“治本”的治疗原则,在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五味石榴丸治本预防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029-01

引言:五味石榴丸的处方出自于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是藏医药治疗消化不良的经典名方,同时是临床慢性病防治的基础药方,经过药方加减,可广泛运用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肺水肿等症状的协同治疗。本藏成药不仅在藏区广泛运用,在国外也有研究和应用的相关报道。针对临床上广谱应用特点体现了藏医学以“治本”为主的治疗思想和技术特色,在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疾病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组成药物及药材分析

五味石榴丸组成药物有石榴,肉桂,豆蔻,荜茇,干姜。为灰黄色水丸,气微香,味苦,辛,辣。在藏医学理论里,石榴性温,味酸,具有消除培根引发的寒疾,开胃,寒证腹泻的作用,是治疗寒证的佳品。石榴药用为全果实,以西藏昌都地区色暗红为佳品。肉桂性温,为甘、辛,能消除胃寒病症,补胃火,消食,开胃,治寒证腹泻,隆病,排肺脓。肉桂以桂皮用药,分官桂、企边桂、板桂,颜色暗红而具油光,硬、沉,气味浓为佳品;豆蔻性温,味辛,治肾疾,消食,开胃,对寒症皆有很好的效果。豆蔻种类较多,在藏成药里主要用白豆蔻、小豆蔻,西藏大豆蔻三种,其药理功效大体一致,以果实大而味香浓,内体大而饱满的白豆蔻为佳;荜茇性温,为辛、甘,治寒证,作用于培隆病,痰症,呼吸不畅,消食,胃肠胀鸣等,补肾火,壮阳。荜茇分为五种,以结构和形态大小、颜色加以鉴别,以体型小而米粒样为佳,粒粒显现而味不明为次品;干姜性温,为辛、甘,具有补胃火,助消化及开胃,是培隆病的最佳药品。

2.临床应用

2.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根据藏医“龙”、“赤巴”、“培根”的三因学说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消化不良的问题。其中以石榴子为君药,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荜茇、肉桂、肉豆蔻为臣药,共奏温中行气、化滞除湿的作用;干姜为佐药,补温散寒,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本药品从运动、分泌、吸收及血液供应等多个环节调节消化功能,故疗效显著,治疗彻底。

2.2厌食症的治疗厌食症主要病因是三因功能失调致胃火衰,引发食欲不振、乏力、精神恍惚,进而因三因的病理性质不同表现为味觉功能障碍或功能紊乱。五味石榴丸中的组方药品都有健胃、补胃火的功能,其中石榴作用于开胃;肉桂消食,开胃;豆蔻消食,开胃;荜茇消食;干姜具有补胃火,助消化及开胃。此药方通过调理胃火的功能,改善三因的失衡,进而达到厌食症的治疗,同时配合外治疗法,以催吐为主,临床疗效确切。对心理障碍型引发的症候则进行心理疏导等采取相应治疗。

2.3胃火虚引发的肿瘤病症的治疗藏医学认为疾病皆有胃火虚所致,这不同于中医脾胃虚生百病的观点。《四部医典》提到:陈旧性消化不良证可引发各种内科恶性重症疾病如肿瘤、水肿、萎缩性胃病等等。此类病因由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以五味石榴丸按病理属性(热、寒)分别以甘蔗和红糖送服,作用于补胃火治不消,起到辅佐的效应。

2.4隆源性心脏病的治疗隆源性心脏病因情绪压抑、烦躁、郁闷等主要因素使三因之隆失衡,进而引发心脏功能病变,出现体颤、精神恍惚、言无论次、头晕、失眠、已发出哀叹气等。五味石榴丸虽为消化不良的经典药方,但因其药温补性强,具有行气散寒的作用,而隆属于寒性,恰好调理隆的失衡,辅佐安神、定心的药物如八味沉香丸藏成药,即可增强药效达到疏通气郁,增强血液循环,解除体颤、头晕等症状。

3.在其它病症治疗中的应用

3.1胆石症治疗中的应用胆石症在藏医学中为“胆赤瘤”,有饮食行为不当引发赤巴功能下调所致。“赤巴”属热性,相当于中医的“阳”,“隆”和“培根”同于“阴”。赤巴衰则培根盛,故以补赤巴为主,其次,胆石症的病由刚开始也是因胃火衰进而在从肝脏分泌的胆汁粘稠度增加,进而形成胆石症,因此,治疗上以五味石榴丸和胆石康丸早晚对服,可消胆石,配合放血、药浴、泻治疗法进行治疗。

3.2肺水肿治疗中的应用肺水肿病是因为培根引发循环障碍,出现上睑浮肿、呼吸不畅为主要症状。五味石榴丸可增强胃火的功能,进而促进循环的运行和吸收,以冶炼过的铜散为主要的成品药送服。在第六、七椎体肺脏穴位上行艾绒灸,可牢固疾病不再复发。

3.3慢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消化性溃疡是胃酸,胃蛋白酶作用于上消化道引起的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饱胀,胀气,呕血,黑便。属于藏医“培根木布病”范围。藏医认为“三因”功能紊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基础,由于过食生冷、熏制、油腻食物,酿及胃腑,导致胃内“隆麦娘”、“赤巴居西”、“培根良西”对饮食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减弱,水液精微蕴积不化,胃内培根粘液增多,胃中血滞脉伤,从而使胃中“隆”机能紊乱、寒性“培根”增多、热性“赤巴麦卓”减弱,致“培根木布病”生于胃腑,即成胃病。五味石榴丸通过温胃益火、化粘液及调和胃内隆、赤巴、培根功能法则施治,从根本治疗胃肠疾病。特别是在慢性消化性溃疡热性衰退期,因胃火衰而导致脾胃功能降低期,以五味石榴丸组方的药物中石榴子祛寒风,提升胃温;肉桂来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荜茇来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豆蔻来燥湿健脾,温胃止吐;干姜来补温散寒,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在以上五种药材的基础上对溃疡病症的药方进行加减,同时结合溃疡药物和外治疗法,达到修复胃火,调理三因的功效。

4.在养生和康复中的应用

藏医药学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防病为首,已病治本”的思想,特别是在预防保健中提出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藏医养生学是以“五源”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体现人体和外界的统一和内部整体性的依据所在。藏医养生学的内容丰富,其中胃火养生法是藏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四部医典》提到:胃火强则保持健康并可延长寿命。因为强健的身体依靠营养食物,但是食物需要经过胃火的作用下才能实现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因此胃火的保养和防护措施是保持健康的首要基础,从而五味石榴丸就在补胃火和养生保健中广泛运用。在康复中的作用如上述陈旧性消化不良而引发的其他病症中所述的功能基本一致,因疾病使身体功能不断下降,出现体虚症状,五味石榴丸以补重体内热气,疏通血液循环的功能进而增强和缩短体质的康复和时间。

综上所述,五味石榴丸不仅仅是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方,还是肺水肿、胆石症、胃火虚引发的各种重症疾病的基础药方,同时在预防保健和康复中具有的重要性。从该药方的临床广泛应用能够体现出藏医提倡和注重“治本”的治疗原则,在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M].西藏:西藏民族出版社,1988.

[2]嘎务多吉.《晶镜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3]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中国药典》2010版[M].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全国藏医药学术论坛文集(2)[J].西藏:西藏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