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HAMD评分、SAS评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HAMD评分、SAS评分观察

卞艳丽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呼吸三科湖南长沙410016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HAMD评分、S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HAMD评分、S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均明显降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75%和81.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HAMD及SAS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负性情绪;HAMD评分;SAS评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病情迁延且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中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此次研究我院选取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及HAMD评分、SAS评分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6年03月~2018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情危重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4.28±7.39)岁,平均病程(3.82±1.27)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4.48±7.65)岁,平均病程(3.47±1.33)年。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进行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护理干预[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找出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及疾病转归情况,让患者及家属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通过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嘱患者多饮水促进痰液的排出,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指导家属正确的拍背方式,帮助患者排痰,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将痰液吸出;二氧化碳潴留或缺氧患者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治疗。

③饮食护理: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及时补充营养提高患者身体抵抗力,嘱患者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患者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防止诱发患者疾病的复发。

④环境护理:加强患者病房环境的卫生护理,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及时消除患者过敏原防止患者疾病的复发,要求患者严格戒烟,做好患者保温工作,避免患者因受寒病情出现恶化。

⑤康复护理: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治疗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运动锻炼计划,增强患者体质,预防患者疾病的复发。

1.3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评估标准:使用负性情绪量表对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进行评估,量表评估内容包括心烦、恐惧、易怒、紧张、害怕、内疚、敌意、害羞、心神不宁、坐立不安10个负性情绪,5级评分(1~5分)法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抑郁评估标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量表共17项内容,5级评分(0~4分)法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焦虑评估标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实验中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处理,患者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使用(±S)表示,满意度使用(%)表示,组间比较以95%为可信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均明显降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HAMD及SAS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等特点,患者长期反复入院治疗,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3];呼吸道护理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饮食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环境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4],同时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康复护理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综合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HAMD及SAS评分,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立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9(31):219-219.

[2]黄英.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120-121.

[3]杨凤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其消极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852-5852.

[4]严春蕾.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44-46.

[5]张雷霞.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