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李务恒1刘春华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李务恒1刘春华2

李务恒1刘春华2

李务恒1刘春华2(1宝应县安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宝应225800;2宝应县人民医院江苏宝应225800)

【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莫沙必利每次5mg,每日3次,于餐前半小时口服;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莫沙必利每次5mg,每日3次,于餐前半小时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5.12%,内镜下有效率92.68%;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8.05%,内镜下有效率75.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

【关键词】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为止仍无法完全阐明,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特别是酸性胃液和/或胆汁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发生炎症、糜烂和溃疡,从而引起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该病主要采用抑酸和促胃动力等药物进行治疗。雷贝拉唑属新一代质子泵制制剂,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酸作用,莫沙必利则是一种新型的促胃动力药,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本次研究我们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并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RE患者为2007年11月~2009年06月由我院内科确诊的门诊患者,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订的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1],结果共124例患者入选。入选和排除标准:(1)有较典型的反酸、烧心、反食、胸骨后疼痛症状;(2)胃镜和病理检查均示食管下段炎症改变,并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疾病;(3)年龄19~65岁,病程1个月至2年;(4)4周内未服用抑酸剂和其他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5)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除外,严重心肝肺功能不全者除外。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病程、症状、食管炎内镜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治疗组服用雷贝拉唑(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10mg每日2次,空腹服用,莫沙必利(江苏豪森药业)5mg一日3次(三餐前半小时服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20mg一日2次,空腹服用,莫沙必利5mg一日3次(三餐前半小时服用),疗程均为8周。治疗中每周复诊一次,询问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每两周检查血常规,肝功能一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立即观察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表现根据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症状分级,评定疗效。症状评分标准: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轻微,可以忍受;2分为症状存在,但不影响工作;3分为症状明显,不能忍受,需要休息和药物治疗。

1.3.2胃镜检查内镜诊断与分级按全国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分为4级[2]:0级为正常;Ⅰ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

1.4疗效评价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内镜检查结果,分别判断疗效[3]。临床疗效判断:显效,原有的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原有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原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胃镜判断标准:食管炎消失者为治愈,改善大于或等于1个级别为有效,改善不明显为无效。胃镜治疗前后由同一医师完成。

1.5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差异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8.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5.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愈合情况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目前其发病过程被认为有多种机制参与,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减退,食管酸清除异常,反流物的毒性作用和食管粘膜抵抗力降低以及胃排空延迟[4],其中食道抗反流屏障的削弱和反流物对粘膜的损害被认为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主要机制。长期以来认为,H+是损害食管粘膜主要因素,酸反流越重,则RE症状越严重,抑酸一直被作为RE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5]。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部分RE患者临床上不仅有胃酸增多,同时还伴有胃排空延缓;甚至部分RE患者临床上多不伴有胃酸增多,而胃排空延缓则是其主要病理表现。因此,在治疗RE时,要兼顾抑酸和改善胃肠动力功能两个方面。

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非酶代谢途径灭活,与雷尼替丁相比,其作用更迅速,药物浓度下降慢,作用更持久。通过与H+-K+-ATP酶部分可逆结合,能迅速有效地抑制基础和餐后胃酸分泌[6]。雷贝拉唑85%通过非酶代谢,是目前不完全依赖细胞色素P2C19酶基因型的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因而它能对各种基因型患者都能提供稳定、相同抑酸效果,其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稳定,药物间相互作用少,临床疗效个体差异小[7]。由于雷贝拉唑在胃壁细胞分泌小管内的活化更为迅速,活化的pH值范围明显大于雷尼替丁,能更快地活化为磺烯酸的形式而牢固地结合于H+-K+-ATP酶,因此给药5min几乎完全抑制H+-K+-ATP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作用最强大的抑酸剂[8]。

莫沙必利为新型胃肠动力药,是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加胃肠道运动,促进胃排空。雷尼替丁具有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的作用。抑制胃酸作用,为强效的H2受体阻滞剂。

本研究结果显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明显胜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8周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78.05%,内镜下食管炎症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和75.60%,两组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这表明了新一代药物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性流食管炎相对于传统药物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优势。针对目前治疗食管炎的方法多采用奥美拉唑作为医学用药,但由于其抑酸作用起效慢,必须经过多次服用才可以达到抑酸效果,另外在促进愈合和症状缓慢情况等方面存在较多不稳定的缺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奥美拉唑的临床使用。因为对患有食管炎的患者常常需要很强的抑酸剂来进行治疗,雷贝拉唑属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酸作用,有很高的解离常数值,能有效控制胃酸的分泌,起效更快。故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是比较理想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60.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道(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3).

[3]胡品津.广东省常见病诊疗规范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J].现代消化及介入.

[4]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1-382.

[5]王炳元,傅宝玉.反流性食管炎的胃十二指肠因素[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1,21(6):371.

[6]柯美云,王智凤,孙晓红,等.雷贝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9):675-678.

[7]陈孝治.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J].新药临床应用,2001,12(6):12.

[8]冷爱民,张桂英.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J].疾病监测,2004,19(6):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