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谈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师

王素琴

关键词:素质教育;更新观念;创新能力;跨过学科界限;校本资源开发

当前,在教育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党和国家领导对基础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体育更是责无旁贷。那么做为实施者——体育教师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更新观念,牢牢抓住体育课程改革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创新教育这五个领域,才能培养跨世纪的人才。

一、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

淡化“竞技运动”要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在的体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人才,为素质教育做贡献,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运动员。以往,教师重视运动技术,轻视身心健康,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结果从小学到大学都要上体育课,学生并未掌握好几项运动技术。熟不知这两条腿走路的学校体育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运动员的。

《体育与健康》融合了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它不是重视运动技能,而是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技能,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打破原有的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运动体系,走向以增进学生健康体魄的健身体系。比如说一年级的教材有一个发展弹跳力为主的内容。为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儿童的兴趣,打破常规的单纯的跳,使教材内容形象化。首先描绘一番美丽广阔的大草原,草原上有成群结队的马儿,让同学们尽情的想象大草原的美丽与广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你在这大草原上会干什么,激发他们要骑马奔驰的兴趣,最后告诉大家在大草原上不小心会迷路,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后,再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去跳。通过去“大草原”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主体的内部动因,即足够强度的创新动机,使学生在心理上对知识处于渴求的进取状态。同时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的否决精神,使他们自觉地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想,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获得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是培养新能力的前提。

2.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顽强的意志。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精神。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

4.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正确的一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学生创设探索发现、创新的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三、体育教师要跨过学科界限

以往,我们的体育教学按着传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且时间运动量等指数都有规定,课课如此,堂堂如此,组织模式化,缺乏特点。学生学起来就没了兴趣,满足不了学生的求异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仿改变一下教法及课的组织结构。做到堂堂有别,课课不异。

教师可以跨过学科界限。体育课用“语文”的形式来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教授“侧手翻过障碍”这节课,一上课,笔者就说,“同学们,你们生活在县城里,想不想知道山里的孩厂子怎样生活?我的家乡在云梦山,云梦山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区,今天我开火车带你们去,好吗?”同学们齐声说:“好!”于是同学们就在音乐声中进行了队列训练。“立正,四列横队成八列横队齐步走,向右转”。八路纵队成了八列火车。笔者是火车头,后面同学将右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左手成车轮,“咔嚓,咔嚓”出发了。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火车跑得又快又稳。过了一会儿,我又说:“云梦山到了,山清水秀多美啊!我们在山冈上,在小树木里,在溪旁,在云梦大草原中慢跑,模仿农民担柴,欢迎客人进山,大雁飞行等动作,边听小鸟欢叫,边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的风景。”同学们做完一系列模仿动作之后,笔者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山里的孩子喜欢玩什么吗?”同争着回答:“爬山、爬树、采蘑菇_,拾松果,摘野果……”笔者说:“老师知道你们喜欢老鹰抓小鸡,贴烧饼,小猫抓尾巴等游戏,想玩吗?好分四组做你们各自喜欢做的游戏,听哨声快速集合。”按兴趣分组,按自己的想象做动作,大家玩得很开心。

游戏做完后,笔者又说:“山里的孩子不仅会做游戏,还会玩许多花样,如翻跟斗,抽陀螺,推铁圈,骑毛驴儿……今天,想不想学他们翻跟斗?”接着笔者就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并讲了动作要领,然后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了侧倒、手撑、脚蹬摆动作,先体会手撑地再体会双脚离地,最后,练习分腿,倒立成直立,练习完后再组织评分。紧接着笔者又组织大家做个“山里孩子过山河、过树林为客人送茶”的游戏。游戏做完后又评选出优胜小组,在欢快的集体舞中结束了这一节课。

四、体育教师要关注校本资源的开发

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结合比较单一,教材基本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主要依靠的是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他们开发的课程在内在的学术性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来说,他们是无能为力的,也是无法苛求于他们的。因此,课程的结构要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那就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及乃至学生、学生家长等在课程资源上的作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

在一些发达城市,自然不必说,他们有几百万元的体育场。而小一点的城市可以利用动物园让孩子看动物进行各种仿生练习,利用梧桐树上的小球当把子进行投掷练习。在贫困地区,课程资源更易开发,利用附近的山坡进行跑的练习,利用周围的树进行攀爬练习,利用田野进行耐久跑练习,利用复杂的地形进行障碍练习,利用河流进行游泳练习,利用冰雪进行滑冰、滑雪练习等,并实地对孩子们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总之,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什么样的练习,只要孩子喜欢上,且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就是教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要关注每一们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修养,把学生这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都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跨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秀浏,胡增辉.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

[2]傅道春.新课程中老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南省淇县前进小学邮政编码:45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