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喉外伤临床手术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开放性喉外伤临床手术治疗分析

梅海军

梅海军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五官科黑龙江哈尔滨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症救治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开放性喉外伤患者20例临床手术处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发音恢复正常18例,术后发生咽瘘1例,经进一步治疗瘘道愈合,无声音嘶哑。2例术后发生喉狭窄,再次手术后喉狭窄治愈无效。结论:喉外伤的急救应首先处理出血、呼吸困难及休克三大危急情况,并随时准备实施气管切开。

【关键词】开放性喉外伤;手术治疗;急救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50-02

开放性喉外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数患者病情危急,发展迅速,如果抢救、处理不及时,护理不得当,极易使患者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急性喉外伤病情危急,应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行伤口止血和抗休克等急救处理[1]。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开放性喉外伤患者20例临床手术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开放性喉外伤患者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岁。致伤原因:车祸意外伤10例,斗殴伤4例,自杀刎颈6例。伤后就诊时间0.5~5小时。就诊时有失血休克10例,皮下气肿6例,声嘶或者失声12例,呼吸困难10例,伤口活动性涌血12例。

1.2方法

1.2.1出血处理喉外伤大出血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其危险性如下:①出血急量大,立刻引起失血性休克。②伤口与喉腔相通,可致窒息,或易发生感染,引起败血症。③有引起大脑缺氧和气栓的可能性。

1.2.1.1急救时,仔细检查伤口,寻找出血点,用止血钳止血,如出血点位置很深,不易发现,可用纱布在喉气管两侧填塞止血。有条件要进行即时的输血,如喉气管有穿通伤,应暴露伤口,用吸引器清除其中血块及喉气管内的血液,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暂时由切口插入气管套管,作为急救措施,但不可超过6小时,否则易引起软骨膜炎,以致软骨坏死,导致日后喉狭窄的恶果。故应在6小时内作常规气管切开术,并拔除原伤口插入的气管套管[2]。已穿通喉腔的伤口,切忌用敷料掩盖,外加绷带包扎,这样会引起窒息死亡。此类伤口,以暴露为宜,可轻盖一单层湿纱布,以防污物进入。

1.2.1.2在无止血和输血条件下,不可贸然取出填塞物,以免发生再次大出血。在大量抗生素控制下,填塞物可留置一周,填塞止血后,有可能再度出血,应有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

1.2.1.3出血剧烈者,在用手压迫止血的同时进行颈部血管探查术指压不能过重,以不阻断其搏动为度。颈内静脉破裂时有发生气栓之虞,在压迫同时扩大切口,于近心端予以结扎。动脉破裂可用丝线缝合,必要时尚须行血管吻合术。结扎颈内或颈总动脉死亡和偏瘫发生率较高。

1.2.2呼吸困难或窒息的处理取出喉部异物,吸出分泌物和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给氧气吸入,患者如无休克征象,则保持患者高枕位,颈部舒展,不可使颈部过度后仰或前曲,以防造成已受伤的喉或气管断裂或损伤加重。急救时首先使呼吸道通畅,可就地取材,迅速经伤口插入气管导管,吸净气道内的凝血块和分泌物,然后做正规的气管切开,这样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可先行环甲膜穿刺或切开,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气管切开术。

1.2.3休克的处理如患者出现烦燥不安、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皮肤苍白、手足湿冷、出汗等休克早期表现,应立即放置静脉导管,须尽快从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全血,补充血容量;处理伤口和止血;做好保暖,给氧。同时使用止血和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加强对生命体征、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以指导补液和观察疗效[3]。给足量抗生素外,更需作皮肤敏感试验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IU以及必要的止血药。

1.2.4喉部外伤多伴有喉咽部损伤,甚至可伤及食道,为保护创面,减轻患者的吞咽痛,补充营养,需较长时间放置鼻胃管,故应保持鼻胃管的通畅、固定,避免反复插鼻胃管而损伤咽部及食道黏膜;早期放置鼻胃管,保证充分的营养,尚可避免发生咽喉或食管瘢痕性狭窄的作用。

1.2.5伤口的初期处理对咽喉浅表损伤,伤口小并且无感染者,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后,清创并初期缝合,放置引流条,1~2天后抽出。对有感染可疑病例,则应切除失活组织,使深部组织充分暴露,5~7天后再行延期缝合。对咽喉本身外伤的处理,不易随意进行清创术。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咽部切伤,如伤及舌骨、舌肌,发生舌下垂者,应将舌拉出,予以固定,然后用可吸收线缝合黏膜。对喉部切伤,应尽可能保留喉软骨,并按解剖学关系分层对位缝合,必要时喉内放置橡皮管或塑料膜,以防止狭窄。会厌软骨断裂者,须修整对位缝合[4]。缝合甲状软骨伤口时,宜用褥式缝合法。喉组织缺损过多,不要强行缝合,可在实施气管切开后,用消毒的凡士林填塞喉腔,注意将纱布缝合于皮外固定,以免坠入呼吸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做进一步的处理。颈部的伤口不可环形包扎,以免发生喉水肿或加重脑水肿及脑缺氧。必要时可将健侧上肢高举过头作为支架,再用绷带将健侧上肢连同伤侧敷料一起包扎。

2.结果

开放性喉外伤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发音恢复正常18例,术后发生咽瘘1例,经进一步治疗瘘道愈合,无声音嘶哑。2例术后发生喉狭窄,再次手术后喉狭窄治愈无效。

3.讨论

常见的开放性喉外伤包括喉刺伤、切伤及贯通伤。喉刺伤伤口虽小但损伤较深,大多并发皮下气肿及咯血,若未伤及附近器官或并发感染,伤口容易愈合。喉切伤多见于刎颈者,以横切口多见,切伤后常因颈阔肌及颈前肌的收缩使伤口扩大。根据受伤史和伤口情况判断外伤的严重程度,对于轻度无呼吸困难,无大出血者可行必要的检查,如纤维喉镜、喉部CT等,对于严重者有呼吸困难、气道梗阻、大出血者,不允许行特殊检查,根据伤口情况和症状而判断,应立即急救处理。

喉外伤的急救应首先处理出血、呼吸困难及休克三大危急情况,并随时准备实施气管切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血压,对于失血较多的患者遵医嘱给止血药,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一方面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作好术前准备,一方面大剂量补充各种液体、全血、代血浆等,可从多条静脉通道给入,并严密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血压不稳定者可每0.5~1小时测血压一次,有条件者可给予心电监护,及早发现休克征象,及时作好抗休克处理。

【参考文献】

[1]骆豫.38例急诊开放性喉外伤救治临床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4):91-93.

[2]陈兵,宗庆春,杜聃.开放性喉外伤的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0-41.

[3]金波.开放性喉外伤诊断与治疗体会(附26例报告)[J].临床急诊杂志,2007.8(2):111-112.

[4]黄汉民,洪浩波.开放性喉外伤13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5):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