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教学中开展有效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在项目教学中开展有效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

姚忠杰

姚忠杰(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浙江海宁314400)

摘要:项目教学是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广泛应用于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虽然项目教学已在各类职业学校广泛开展,但其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环节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项目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了“评价强管理、促育人”的教学思想,以《家庭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课程的项目教学为例,提出了在中职电气专业实施项目教学学习评价的基本范例。

关键词: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8)01-0136-02

项目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定岗定职的形式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是基于学生动手操作(工作)和理论探索的理实一体化过程。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中陈述性知识的传授过程,项目教学的认知体系属于过程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具有隐性和不能完全编码的特性,这对项目教学的评价过程和方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在职教新课改的形势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与工作岗位需求间的“零距离”,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劳动组织形式的职业化、社会化培养。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学生的学习评价在教学管理中就尤为重要。它不应只是作为一个阶段性教学过程的总结或是针对某个问题现象的诊断,更不应该仅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结束性环节。项目教学中的评价应是渗透于教学全过程的一个系统性环节。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定性或给学生一个结果,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学力形成的同时,还要通过评价来规范、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评价中创造新的教育契机,促进师生生成性教学,从而使项目教学更有实效和深度,这才是项目教学应该达到的效果。

一、项目教学的基本模式

项目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项目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完成具体的教学成品为目标,从项目框架搭建、教学成品展示、模块分解、材料工具准备、实践操作与知识解析、成品检测等七个教学环节来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习惯的教学模式。

由于项目教学的基础是构建教学框架,所以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考核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在项目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评价的重要意义

学习评价过程是评价者始终依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调节、指导、控制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对达成教学目标、开展有效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明确分工,促进学生间的有序合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团体性工作习惯。在开展成品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劳动意识,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让学生模拟生产实际中的工作岗位,承担起不同的任务。这不仅可以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产实际中定岗劳动的工作组织形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训中拓展自己的能力。比如,笔者在《家庭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实训模块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将4-5名学生组成一个电工队。根据任务内容,作如下分工:一名学生担当电路设计员(兼当班组长)、其他分别为备料员、管路安装员、线路安装员和文明生产监督员(人员不足时也可以让当班组长兼)。为了让每位学生能“在其位,谋其职”,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内容和考核标准来考核每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完成情况。

2.多元参与评价,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是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唯一主体,而在项目教学中,以组为单位,教师和每组的文明生产监督员都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考评。特别是在项目考核时,考核内容分为“个人项目”和“小组项目”,这样不仅可以让平时学习效能高的学生发挥优势体现差异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团体合作的趋动力。在每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后,教师和各位文明生产监督员要推选出“第*期技术能手”、“第*期职业道德先锋”以及“第*期优秀团体”。通过表扬先进,引入适度的竞争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教学氛围。

3.相互学习,扬长促优,促进学生学力形成。通过学习过程的评价,让每位学生身上的优点很自然地一次次被放大。因为同学间有竞争,小组间有比较,而且在阶段考核和期中、期末考核中,小组间每位同学的综合评定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促使每位学生不能轻言放弃。通过学习评价,把个体“绑”在了一起,应用这种评价相关机制,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力的形成。

4.学习的过程评价,使教与学的信息反馈更加充分,对教师的教育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现在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总结性评价(事后性评价)或是诊断性评价,记录也只是用分数来定量表示。这种方法的局限性首先是不够具体,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意义不是很明显。其次是不够精细,不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最终造成评价就是为了表示教学内容的结束,评价就是为了评出“好”、“中”、“差”,对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决策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注重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的劳动纪律、操作规范、效能达成(包括效果体现和能力体现)、职责分工、职业素质培养等在评价中都得到体现。

三、项目教学中实施有效学习评价的范例

以笔者任教的实训模块《家庭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为例,来详细阐述笔者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情况。

1.通过“定岗分工”、“任务细化”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职业意识。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训环节的任务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组长根据任务完成的需要,为每位组员确定角色并安排具体的工作。在《家庭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的教学过程中,每个任务的完成一般都是四人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的,具体分工如下图所示。在每个任务中,组长主要根据任务要求完成电路设计、组员间的协调和任务完成过程的记录;而备料员根据组长的设计填写备料单并领取所需器材;安装员再根据电路设计作安装固定;敷线员再根据具体的用电和控制要求进行穿管接线,最后负责通电调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尽量让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各尽所能,学生们通过团结协作完成同一任务,从而都能有所作为、有所习得。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不仅学会了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想法,同时也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劳动习惯。

2.量化与评语相结合,全面评价、综合评定。俗话说:劳动是最好的教育。所以在实训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考虑让学生学懂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上下功夫。在《家庭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的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五个方面:劳动纪律、操作规范、效能达成(包括效果体现和能力体现)、职责分工、团结合作。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形式,对学生的每个实训项目作出量化评定和评语评价。具体评价表如上。

3.全员评价,相互督促,促进学生群体性学习动机的提高。在项目教学中,由于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机制是促进小组合作与小组间良性竞争的有效保证。小组和个人是密切相关、彼此影响的关系。任何一位学生的成绩都是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组成,每次任务成绩都由组长和指导教师共同评价而成。特别是在小组任务中,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参与,项目考核时将平时训练时的小组再细分为两组,每位学生的小组任务成绩取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而个人的效能达成成绩(50分)按以下公式计算:

实训项目考核表具体如下:

现代心理学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等人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在项目教学中,就是遵循了这种思想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合理评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学得列积极、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02):45-46.

[3]覃常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J].职教论坛,2010(05):50-52.

[4]冯小玲,王连英.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08):43-45.

[5]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09):7-10.

[6]韩雪涛.家装电工技能学用速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7]周海华,周煦.教育评价与评价体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8]赵居礼.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