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施术中局麻与否之商榷

/ 1

针刀施术中局麻与否之商榷

郑旭哲胡凤军付涛

郑旭哲胡凤军付涛(广州市正骨医院康复科广东广州510045)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379-02

小针刀治疗实践已有六年了,进行了上千例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面临较突出的问题(反馈意见)是部分患者诉针刀施术中较痛,难忍,产生恐惧心理,即使有效也不肯再坚持做了,这给我们的治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医院领导、医务科及门诊骨科专家要求我们考虑局麻下操作,引起我们对局麻与否的权衡思考。

一、局麻下施术

利:①减轻患者在施术中的痛苦和恐惧心理。

②增强再次治疗的信心。

③减少晕针的发生。

④术者可充分剥离松解病变组织,如腱鞘等。

⑤对急性期,或无菌性炎症反应较明显的部位,局麻时可加入些消炎药(镇痛液的配制),起到针与药结合的双重疗效。

弊:①无法观察到即时疗效,疼痛症状因局麻而被掩盖。

②麻药起作用后,患者局部无感觉(无针感),医者只能凭手下的阻力感来判断针刀下的组织内容,无法准确判断。

二、无局麻下施术

利:①操作中可以观察患者的反应,探知针刀下的组织部位(因针刀疗法属于暗箱操作技术、闭合性手术、微创松解术),有时要通过针体来摸索进针,患者的反应很重要,如达到患部则有强烈的酸麻胀的针感,经过一般组织时则无异常,触及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时,患者会有强烈的刺痛及放射感,通过这一反应,我们可以调整针刀的方向和角度,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

②可以在针刀施术后观察到即时治疗的效果。

如肩周炎,可嘱患者上举外展患肩,通过术前术后的功能对比来判定疗效。又如棘上、棘间韧带炎,通过其屈伸躯干时,判定疼痛的程度,可与术前比较判定疗效。

③减少感染的发生机率,减少组织的损伤,因为局麻后在行小针刀治疗,皮肤是两孔而非一孔,且操作时的手法幅度较大松解次数也较多。

④减少血液的渗出,防止再粘连。主要是指避免造成深部血肿,或病变组织再粘连的问题。

弊:①患者感觉疼痛。

②体弱者易晕针。

③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异常者,不宜直接操作。

三、经反复实践缜密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如下:

1.凡行各类狭窄性腱鞘剥离术的操作,一律须局麻,以确保1次治疗弹响消失,(无局麻时,部分患者疼痛反应剧烈,医者也无法充分施术,切开腱鞘不充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减弱患者再次治疗的信心)。

2.凡体弱者、怕痛强烈者,一律行局麻后施术,减少晕针的发生,(正常晕针发生率为1/50,我们在针刀治疗实践中也只发现1例晕针)。有个别患者述,无局麻治疗后第2天感冒了,怀疑是施术时的疼痛,引起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而患外感的。

3.凡年老且心血管系统不正常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一律行局麻后施术,防止针刀施术中因疼痛刺激而发生以外。

4.凡糖尿病患者,贫血者,白细胞数量低者,必嘱其术后口服抗生素2-3天,以防针孔感染。

5.严防针孔感染

①严格规范无菌操作。

②术后嘱患者3天内施术部位不可见水(湿)。

③体弱者,或二点以上施术者,一般可口服抗生素2-3天,防止伤口感染。

6.凡遇急性发病,局部红肿拒按等无菌性炎症明显者,局麻时可配少量激素类药物,以达到快速消炎,起到针药结合的双重疗效。但皮肤破损处、已感染的部位不可行小针刀治疗,更不可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感染及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7.凡肩周炎患者施术,应局麻后进行,(因半数以上肩部无局麻下施术,患者反映较痛难忍)。

8.凡网球肘、腰3横突综合症、滑囊炎、膝关节侧副韧带炎等多数软组织压痛点局限,可考虑不用局麻下治疗(应细心权衡,且与患者协调后进行)。注:现代生活中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疼痛的忍耐力下降,许多人是要求无痛治疗的,我们分析主要还是心理上的问题,术前应对他们进行疼痛教育,克服恐惧心理,下决心进行治疗。

9.严格选择适应症,力求个个有效,增强医患双方的信心,使针刀疗法工作发展迅速而顺利,为医院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人民群众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