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宏金

李宏金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535000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年龄阶段妇女较为常见的代谢及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此种疾病是以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排卵障碍为临床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负载,没有明确的说法,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性,且涉及多系统器官。近些年来临床上对此种疾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但其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在治疗上以促孕、调整月经周期、预防代谢综合征等发生为治疗目的。

关键词: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临床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英文简称PCOS,其在孕龄妇女见发病率高达5%-10%,此病涉及到肾上腺、卵巢、垂体、胰腺、下丘脑、遗传扥各因素影响,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生化改变均有高度异质性,PCOS是妇科临床上研究探索的难点之一[1]。笔者就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简单概述。

1.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原因

1.1遗传因素

许多研究资料均明确表明,PCOS发病有家族性,且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中具有显著的作用,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PCOS姐妹中发生几率为40%左右[2]。且目前普遍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寡基因长绕塞体现行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有CYPlla、CYP17及于胰岛素相关的基因,CYPlla是编码胆固醇裂解酶的基因,相关学者发现部分患者的CYPlla基因异常[3];当CYP17出现凸面,使得增强细胞色素P450v17α活性,或者对LH和胰岛素敏感度增加时,增加卵巢合成雄性激素,从而引发多卵巢综合征;胰岛素在多卵巢综合征发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很多研究资料均发现与胰岛素相关的基因异常在多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存在[4-5]。

1.2代谢因素

(1)瘦素是肥胖基因ob表达产物。其组成是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蛋白,且近些年来,大部分学者认为瘦素是生殖和营养之间代谢信号。瘦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关注度较高,主要表现在:①瘦素和肥胖有密切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血清瘦素的浓度和脂肪组织含量和BMI之间的关系成正比,人类肥胖和瘦素抵抗引起。瘦素的产生和受体到达综述神经系统的减少均可导致瘦素影响能量平衡信号通路受到阻碍,导致饮食量增加发生肥胖。②瘦素和性激素、促性腺激素的关系,瘦素可调节生殖轴功能。其可通过刺激下丘脑释放GnRH,释放促性腺激素[6]。③胰岛素和瘦素的关系,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瘦素和胰岛素之间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机制,胰岛素不仅可以增加瘦素血浆浓度,增加瘦素mRNA,瘦素还可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临床上已经证实胰岛β细胞内有瘦素受体存在,瘦素可通过增加ATP依赖性K+通道开放胰岛素分泌。

(2)抵抗素。人类抵抗素是由108个氨基酸残基组合富含11个胱氨酸的分泌性小蛋白质。目前大部分临床资料表明抵抗素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密切,其表现在抵抗胰岛素的作用,通过抑制胰岛素引起葡萄糖摄取,提升血糖,脂肪细胞增生导致肥胖,是II型糖尿病、IR重要信号分子[7]。

1.3肾上腺皮质雄激素分泌紊乱

约有5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硫酸脱氢表雄酮升高,肾上腺皮质细胞功能紊乱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密切。肾上腺皮质细胞色素P450c17α的活性升高,除此之外,肾上腺皮质对ACTH敏感性增加也可使得硫酸脱氢表雄酮升高[8]。

2.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

因PCOS的临床多种原因均可导致其发病,所以诊断标准仍然在探索当中。以往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主要为多毛、肥胖、卵巢增大和闭经等。随着临床学者的不断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存在部分内分泌紊乱现象[9]。在80年代左右,阴道超声彩超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有重大突破,其与腹腔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目前没有统一标准[10]。2003年5月荷兰鹿特丹制定新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具有以下中的任意2项便可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①临床或者生化雄激素过高症,临床雄性激素过多,表现为多毛症、痤疮等,生化表现为高水平循环血雄激素;②排卵减少或者无排卵;③多囊卵巢在超声下变化,一侧或者在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在2mm-9mm的卵泡,或者(和)卵巢体积增大(>10ml)[11]。在我国较为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以下几点:①月经异常;②或者(和)雄烯二酮水平提升;③血LH/FSH>2-3或者(和)睾酮水平升高;④B超下卵巢体积增大,包膜回声提高。卵巢四周散在外囊性卵泡(≥10个),直径范围在2mm-8mm,间质回声提高[12]。

3.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3.1一般治疗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首选的方法便是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国外对此种疾病研究发现,短期低热量饮食和运动来降低体重,还可降低INS水平和血雄激素,体重可下降5%左右,便可有效恢复规律月经和自发排卵[13]。

3.2调整月经周期

因长时间无排卵,患者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单一的作用,没有办法与孕激素对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从而容易引发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所以定期给予药物对抗雌激素对于控制月经周期非常重要。目前使用口服避孕药或者后半周期孕激素疗法[14]。

3.3抗雄激素治疗

(1)口服避孕药:选取短效口服避孕药在治疗高雄激素血症的首选药物为复方环丙孕酮。其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LH分泌,抑制卵泡膜细胞高水平雄激素的生成。多毛症需治疗6个月,痤疮需要治疗3个月,但停止使用药物后复发率较高[15-16]。(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戈合春林3mg-6mg或者亮丙瑞林3.75mg皮下注射,一个月一次,抑制排卵雄激素合成。(3)糖皮质类固醇:使用与雄激素来源于肾上腺或肾上腺和卵巢混合者,地塞米松0.25mg一天一次,可有效地抑制脱氢表雄酮硫酸盐浓度[17-18]。(4)氟他胺:一天5mg,连续服用6个月。非甾体的抗雄激素抑制剂,可有效的缓解多毛症,改善血脂,且患者体内无激素作用[19]。

3.5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腹腔镜下激光术、电灼术、活检术、卵泡穿刺术、卵巢打孔术、卵巢锲形术、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术等等。现在临床上多选择使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改变患者内分泌环境,降低卵巢局部雄性激素产生,促进卵泡成熟,是治疗无效的不孕患者最佳选择[20]。

4.总结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此种疾病可引起患者代谢和内分泌紊乱,造成多个器官系统损害[21]。随着对发病机制、病例生理的进一步阐明,临床医生将会研究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梁静,孙维峰.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2):106-107.

[2]孟腾腾,谢铁男,李春洪等.抗苗勒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2):376-377.

[3]吴丽姝,任凤岩,卜素芝等.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___________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4):246-247.

[4]韩丽松.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声像图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83.

[5]王妙英,樊桂玲,李桂荣等.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5):499-501.

[6]罗洁敏,江素茵.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C].//全国第四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论文集.2010:153-154.

[7]程瑞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141-142.

[8]杨新鸣,吴效科.针刺治疗女性生殖障碍研究现状[J].科技导报,2010,28(11):111-115.

[9]邹宇洁,杨菁,尹太郎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64-66.

[10]陆湘,汪玉宝.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遗传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12(6):450-453.

[11]王书,曹永亮,曹永凯等.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施治近况[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94-95.

[12]桑敏,胡敏,李威等.胰岛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新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1,05(6):421-423.

[13]胡敏,侯丽辉,吴效科等.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2):125-128.

[14]梁阿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7):33-35.

[15]陶俊.脂联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2):133-136.

[16]余霞.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1,08(5):43-44.

[17]王泽青,潘丽贞.腹腔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8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48-149.

[18]吴效科,常惠,张颖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进展[J].科技导报,2010,28(21):101-105.

[19]刘巧蕊,洪洁.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z1):59-62.

[20]田亚琴,王勇.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5(1):82-85.

[21]牛亚明,崔钊.多囊卵巢综合征引发相关疾病的研究进___________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4):32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