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关于加快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

薛彦宁

薛彦宁(牡丹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7011)

摘要:教学改革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应将改革和创新制度化并深深植根于学院的校园文化之中,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管理,挖掘自身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观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形成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的技术复合型人才。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广义的课程概念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编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进程计划,包含在课程内的教学目标、内容。因此,课程目标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又是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仍然存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如: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科技不重人文,重继承不重创新,重技术不重素质,重智商不重情商,重共性不重个性,重“教法”不重“学法”。

现代课程观,要求在改革和重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程及其内容,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2)要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3)要体现时代文化,科学技术及社会背景;(4)要反映教育对象状况,在确保基本教育水准的提前下,体现因材施教;(5)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6)要体现优化组合原理,教学内容要选择最精华,最典型的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遗产。

1.1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即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及精选内容。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职业岗位的职责分析时,要进一步扩大分析范围,即不仅要分析职业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分析非专业技术能力;既要分析职业的智力因素,还要分析职业的非智力因素。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分析职业能力时,特别注意分析职业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在分析方法上了也有新的发展,已从过去侧重分析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工艺技术,向同时注重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劳动组合方面转变;从单一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单一的专业技术分析,向职业群和一组相关专业群的分析转化;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分析方法的进步,有效地提高了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1.2基础理论课程及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程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有课程都要打破学科的束缚,按照综合化思路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学内容上要防止狭隘于技术和技术上狭隘,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有机结合。

1.3要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明确各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形成有机的理论教学体系。

1.4要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践教学基地(群)。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

1.5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增加选修课数量,允许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增强课程结构的弹性和可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和特长。

2改革现行考试方法,树立全面的考试观

高职高专院校十分重视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监控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已取得的改革成果,治标比较多,如考试纪律、监考制度、评卷方法等;治本比较少,没有从人才培养需要出发改革考试内容、方式、方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考试方法至今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改变。

2.1应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试考核体系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2.2在考试考核方法选择方面应根据考试课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教见解等方法。并逐步实行“讲一练二考三”,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2.3在评判学生学业成绩方面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课程,其评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达标课程,可采用两级评分,即达标与不达标或及格与不及格;对论文、设计、制作等教学环节,可采用评语加五级评分,以确认其学业成绩。由于考试内容、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学校应制定关于加强教学考试考核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3存在问题及措施

3.1经过近几年的教改实践,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方案中有些内容难以落实到位。(2)系部、教师、学生之间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亟待提高。(3)试点专业的硬件设施发展速度较慢,实习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3.2为了达到教改方案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院级教改督导组的宏观指导和监控作用,针对专业教学的特点,改革督导与考核方式,力争改出特色。(2)逐个落实所有实验实训项目和教材建设项目,确保及时服务于专业教学。(3)创造条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制作高水平电子课件,早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根本性转变。(4)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专业教改试点工作的认识,调动一线教师投身专业教改试点的积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现,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如何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成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解决高职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必然。